决壁施窗豁然见海题之曰无闷的拼音版

  • jué
    shī
    chuāng
    huò
    rán
    jiàn
    hǎi
    zhī
    yuē
    mèn
  • zhèng
    xiào
  •  
     
     
     
    hǎi
    tiān
    zài
    dōng
    wéi
    àn
    shì
  •  
     
     
     
    róng
    rěn
    jiǔ
    jué
    jìng
    zhēn
    shī
  •  
     
     
     
    yōng
    liú
    biàn
    dài
  •  
     
     
     
    jūn
    kàn
    chǐ
    gài
    ruò
    shōu
    míng
  •  
     
     
     
    xián
    lái
    àn
    tiān
  •  
     
     
     
    tāo
    tiān
    héng
    liú
    ér
    fāng
    bào
  •  
     
     
     
    chuāng
    xián
    yǎn
    jiǎn
    wàn
    xiàng
    rào
    shī
  •  
     
     
     
    shù
    fèn
    qīng
    kuáng
    zuò
    shì
    zhòng
    yóu
  •  
     
     
     
    qián
    shēn
    yòu
    ān
    dùn
    shì
    sòng
    yuè
郑孝胥介绍和郑孝胥诗词大全

郑孝胥

...
复制作者 郑孝胥
猜您喜欢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十五

形式:

问:“孔门言志,由、求任政事,公西赤任礼乐,多少实用!及曾!说来,却似耍的事,圣人却许他,是意何如?” 曰:“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着一边,能此未必能彼。曾点这意思却无意必,便是‘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无入而不自得矣’。三子所谓‘汝器也’,曾点便有‘不器’意。然三子之才各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无实者,故夫子亦皆许之。”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十五》

传习录 · 卷上 · 徐爱录 · 门人徐爱录 · 六

形式:

爱问:“昨闻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觉功夫有用力处,但与朱子‘格物’之训,思之终不能合。” 先生曰:“‘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 爱曰:“昨以先生之教推之‘格物’之说,似亦见得大略。但朱子之训,其于《书》之‘精一’,《论语》之‘博约’,《孟子》之‘尽心知性’,皆有所证据,以是未能释然。” 先生曰:“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今既不得于心,安可狃于旧闻,不求是当!就如朱子亦尊信程子,至其不得于心处,亦何尝苟从?‘精一’‘博约’‘尽心’本自与吾说吻合,但未之思耳。朱子‘格物’之训,未免牵合附会,非其本旨。精是一之功,博是约之功。曰仁既明知行合一之说,此可一言而喻。‘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朱子错训‘格物’,只为倒看了此意,以‘尽心知性’为‘物格知至’,要初学便去做‘生知安行’事,如何做得!” 爱问:“‘尽心知性’何以为‘生知安行’?” 先生曰:“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原,尽心即是尽性。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知天地之化育。‘存心’者,心有未尽也。‘知天’如‘知州’‘知县’之‘知’,是自己分上事,己与天为一。‘事天’如子之事父,臣之事君,须是恭敬奉承,然后能无失,尚与天为二,此便是圣贤之别。至于夭寿不二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之故,便把为善的心变动了,只去修身以俟命,见得穷通夭寿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事天’虽与天为二,已自见得个天在面前;‘俟命’便是未曾见面,在此等候相似,此便是初学立心之始,有个困勉的意在。今却倒做了,所以使学者无下手处。” 爱曰:“昨闻先生之教,亦影影见得功夫须是如此,今闻此说,益无可疑。爱昨晓思‘格物’的‘物’字,即是‘事’字,皆从心上说。” 先生曰:“然。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中庸》言‘不诚无物’,《大学》‘明明德’之功,只是个‘诚意’。‘诚意’之功,只是个‘格物’。”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上 · 徐爱录 · 门人徐爱录 · 六》

传习录 · 卷上 · 徐爱录 · 门人徐爱录 · 七

形式:

先生又曰:“‘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上 · 徐爱录 · 门人徐爱录 · 七》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十三

形式:

“漆雕开曰:‘吾斯之未能信。’夫子说之。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曾点言志,夫子许之。圣人之意可见矣。”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十三》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一

形式:

陆澄问:“主一之功,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可以为主一乎?” 先生曰:“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一》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