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子

诏下勉诸生

礼部文章渊,波浪百尺高。 进士英俊窟,蛟龙千万条。 吾子欲求济,整子棹与篙。 吾子欲求胜,操子戈与矛。 勿谓水可狎,徒行思游遨。 勿谓龙可驯,空手捋须毛。 波神忽汹涌,怖死填蟹螯。 龙角忽张怒,走同虾蟆曹。 苟利篙楫往,跳海如沟濠。 苟操戈矛行,拉蛟如猿猱。 吾言有所勉,非徒声嘈嘈。
收藏 石介《诏下勉诸生》
复制 石介《诏下勉诸生》
类型:

寄张十二

先进多于贫贱隔,故交时有死生分。 数疑吾子更名字,将谓平生又失君。
收藏 刘攽《寄张十二》
复制 刘攽《寄张十二》
类型:

依韵答吴安勖太祝

我于文字无一精,少学五言希李陵。 当时巨公特推许,便将格力追西京。 卞和无足定抱宝,乘骥走行天下老。 玉已累人马不逢,皇皇何之饥欲倒。 还思二十居洛阳,公侯接迹论文章。 文章自此日怪奇,每出一篇争诵之。 其锋虽锐我敢犯,新语能如夏侯湛。 于今穷困人已衰,不见悬金规吕览。 乃遭吾子求琢磋,珠玑获斗奈我何。
收藏 梅尧臣《依韵答吴安勖太祝》
复制 梅尧臣《依韵答吴安勖太祝》
类型:

赠黄司法

吾友黄升卿,乃是天下士。 阿翁苦硬节,御坐留谏纸。 辛勤教其子,不但为科第。 一官法曹掾,整整老胥忌。 吾行桂岭南,所得但吾子。 愿渠自爱惜,穷达初不计。 功名傥来耳,期子以千岁。
收藏 张孝祥《赠黄司法》
复制 张孝祥《赠黄司法》
类型:

冬夜怀遐亭

夙慧钦吾子,天机迥绝伦。 素心盟澹泊,雅度出风尘。 孤夜牵离梦,联吟忆早春。 何时重晤语,剪烛醉芳醇。
收藏 缪公恩《冬夜怀遐亭》
复制 缪公恩《冬夜怀遐亭》
类型:

悲采薇

昔辞万乘宠,洁己归其仁。 强谏非矫讦,所守怀真淳。 邈矣思唐虞,去去迹已陈。 夏禹且不让,叔世良悲辛。 采薇歌西山,独往谁与邻。 激节不少渝,终始无缁磷。 优入圣人域,清风高隐沦。 嗟嗟首阳山,今飞胡马尘。 况乃匪汤武,吾子劳谆谆。 已而复已而,缅默思良辰。
收藏 曹勋《悲采薇》
复制 曹勋《悲采薇》
类型:

传习录 · 卷中 · 答顾东桥书 · 一

来书云:“近时学者务外遗内,博而寡要。故先生特倡‘诚意’一义,针砭膏肓,诚大惠也!” 吾子洞见时弊如此矣,亦将同以救之乎?然则鄙人之心,吾子固已一句道尽,复何言哉!复何言哉!若“诚意”之说,自是圣门教人用功第一义,但近世学者乃作第二义看,故稍与提掇紧要出来,非鄙人所能特倡也。
收藏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中 · 答顾东桥书 · 一》
复制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中 · 答顾东桥书 · 一》
类型:

传习录 · 卷中 · 答顾东桥书 · 五

来书云:“所释《大学》古本,谓致其本体之知,此固孟子尽心之旨,朱子亦以虚灵知觉为此心之量。然‘尽心’由于‘知性’,‘致知’在于‘格物’。” “尽心由于知性,致知在于格物”,此语然矣。然而推本吾子之意,则其所以为是语者,尚有未明也。朱子以“尽心、知性、知天”为“格物、致知”,以“存心、养性、事天”为“诚意、正心、修身”,以“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为“知至仁尽,圣人之事”。若鄙人之见,则与朱子正相反矣。夫“尽心、知性、知天”者,生知安行,圣人之事也;“存心、养性、事天”者,学知利行,贤人之事也;“夭寿不二,修身以俟”者,困知勉行,学者之事也。岂可专以“尽心、知性”为知,“存心、养性”为行乎?吾子骤闻此言,必又以为大骇矣。然其间实无可疑者,一为吾子言之。 夫心之体,性也;性之原,天也。能尽其心,是能尽其性矣。《中庸》云:“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又云:“知天地之化育,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此惟圣人而后能然。故曰:此生知、安行,圣人之事也。 存其心者,未能尽其心者也,故须加存之之功。必存之既久,不待于存而自无不存,然后可以进而言尽。盖“知天”之“知”,如“知州”“知县”之“知”,知州则一州之事皆己事也,知县则一县之事皆己事也,是与天为一者也。“事天”则如子之事父,臣之事君,犹与天为二也。天之所以命于我者,心也,性也,吾但存之而不敢失,养之而不敢害,如“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者也。故曰:此学知、利行,贤人之事也。 至于“夭寿不二”,则与存其心者又有间矣。存其心者虽未能尽其心,固己一心于为善,时有不存则存之而已。今使之“夭寿不二”,是犹以夭寿二其心者也。犹以夭寿二其心,是其为善之心犹未能一也。存之尚有所未可,而何尽之可云乎?今且使之不以夭寿二其为善之心。若曰死生夭寿皆有定命,吾但一心于为善,修吾之身以俟天命而已,是其平日尚未知有天命也。“事天”虽与天为二,然己真知天命之所在,但惟恭敬奉承之而已耳。若“俟之”云者,则尚未能真知天命之所在,犹有所俟者也,故曰“所以立命”。立者“创立”之“立”,如“立德”“立言”“立功”“立名”之类。凡言“立”者,皆是昔未尝有而今始建立之谓,孔子所谓“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者也。故曰:“此困知、勉行,学者之事也。” 今以“尽心、知性、知天”为“格物、致知”,使初学之士尚未能不二其心者,而遽责之以圣人生知、安行之事,如捕风捉影,茫然莫知所措其心,几何而不至于“率天下而路”也?今世致知格物之弊,亦居然可见矣。吾子所谓“务外遗内,博而寡要”者,无乃亦是过欤?此学问最紧要处,于此而差,将无往而不差矣。此鄙人之所以冒天下之非笑,忘其身之陷于罪戮,呶呶其言,其不容己者也。
收藏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中 · 答顾东桥书 · 五》
复制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中 · 答顾东桥书 · 五》
类型:

传习录 · 卷中 · 答顾东桥书 · 三

来书云:“所喻知行并进,不宜分别前后,即《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之功,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之道。然工夫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如知食乃食,知汤乃饮,知衣乃服,知路乃行,未有不见是物,先有是事。此亦毫厘倏忽之间,非谓截然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 既云“交养互发、内外本末一以贯之”,则知行并进之说无复可疑矣。又云“功夫次第,不能不无先后之差”,无乃自相矛盾已乎?“知食乃食”等说,此尤明白易见,但吾子为近闻障蔽,自不察耳。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岂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邪?必有欲行之心,然后知路,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路岐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路岐之险夷者邪?“知汤乃饮,知衣乃服”,以此例之,皆无可疑。若如吾子之喻,是乃所谓不见是物而先有是事者矣。吾子又谓“此亦毫厘倏忽之间,非谓截然有等今日知之,而明日乃行也”,是亦察之尚有未精。然就如吾子之说,则知行之为合一并进,亦自断无可疑矣。
收藏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中 · 答顾东桥书 · 三》
复制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中 · 答顾东桥书 · 三》
类型:

送元积弟赴淮东总属

十人兄弟五人存,心事方欣得细论。 可但衰迟怜远别,只因喜惧有慈尊。 倚门何止期吾子,发策还知望好孙。 从此三年风雨夜,寂寥棋局与清樽。
收藏 楼钥《送元积弟赴淮东总属》
复制 楼钥《送元积弟赴淮东总属》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