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陈九川录 · 四

又问:“静坐用功,颇觉此心收敛;遇事又断了,旋起个念头去事上省察;事过又寻旧功,还觉有内外,打不作一片。”
先生曰:“此‘格物’之说未透。心何尝有内外?即如惟?今在此讲论,又岂有一心在内照管?这听讲说时专敬,即是那静坐时心。功夫一贯,何须更起念头?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后在洪都,复与于中、国裳论内外之说,渠皆云物自有内外,但要内外并着功夫,不可有间耳。以质先生。
曰:“功夫不离本体,本体原无内外。只为后来做功夫的分了内外,失其本体了。如今正要讲明功夫不要有内外,乃是本体功夫。”是日俱有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问:“静坐用功时,特别能感觉到自己的心正在收敛;但若有事发生又被打断了,马上就起了个念头在具体事上省察;事过之后又去寻找原来功夫,这样就总是觉得内外连不成一体。” 先生说:“这是因为你对‘格物’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心哪里会有内外呢?比如说你现在和我在这儿讨论,难道还有另外一个心在里边照管着?这个专心听和说的心就是静坐时的心。功夫是贯通的,哪里需要又起一个念头?人必须通过具体事上的磨砺,对做学问才是有益的。如果只是一味好静,那么一旦遇到事就会乱了方寸和头绪,始终不会有长进。那种求静的功夫,表面看似乎有所收敛,其实是放任自流。” 后来在南昌时,九川又和于中、国裳讨论心内心外的说法,他们也认为格物应该分内外,只是要内外一起用功,不可有间隔而已。就这个问题,九川向先生请教。 先生说:“功夫与本体不可分离,本体是不分内外的。只不过是后来世人做学问分出了个内外,于是就丧失了本体。现在正是要讲明功夫不要分内外,这个才是本体的功夫。”这一天大家都有所省悟。

注释

于中,据陈荣捷先生考证,此人为夏良胜,字子中。曾因谏阻武宗南巡而罢官,与陈九川过从甚密。 国裳,指舒芬(1484—1527),字国裳,号梓溪,江西进贤人,阳明学生。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王守仁介绍和王守仁诗词大全

诗人:王守仁

明浙江馀姚人,初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子。十五岁访客居庸、山海间,纵观山川形胜。好言兵,善射。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正德初,忤刘瑾,廷杖,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任庐陵知县。十一年,累擢右佥都御史......
复制作者 王守仁
猜您喜欢

曹子晋有狭邪之游以余一言而绝扁舟特造白下见谢壮其意留之十日乃去身心家国之感别自有之不以子晋也

形式:

末路解绳迹,少年多侠游。 生能学周处,吾岂厌曹丘。 十日丹阳酒,三江白版舟。 故园无限泪,黯淡不成收。

复制 王世贞 《曹子晋有狭邪之游以余一言而绝扁舟特造白下见谢壮其意留之十日乃去身心家国之感别自有之不以子晋也》

奉送大司徒王公入贺万寿

形式:

嵩岳将传响,明河可问津。 锦帆悬日月,朱履蹑星辰。 陛下唐虞主,司农社稷臣。 倘陈金鉴录,须及茧丝民。

复制 王世贞 《奉送大司徒王公入贺万寿》

黄生季文论诗有赠

形式:

怜生初负笈,业已厌儒冠。 莫谓成风易,须知和雪难。 一吟头可白,九转灶方丹。 但有千秋在,何烦世眼看。

复制 王世贞 《黄生季文论诗有赠》

陆成叔出新诗俊丽甚然多平康巷中语走笔戏赠且以为风

形式:

烟月清溪里,风流白苎辞。 玉台编后出,银字管中吹。 六代才难尽,三山景尚奇。 毋令小谢后,寂寞使人悲。

复制 王世贞 《陆成叔出新诗俊丽甚然多平康巷中语走笔戏赠且以为风》

齐王孙仲望邀游清凉寺因成一律兼简陆生

形式:

淮桂偏招隐,齐门不爱竽。 鹿裘行处是,龙种看来殊。 并蹑东山屐,双倾从事壶。 高斋足幽赏,携得士衡无。

复制 王世贞 《齐王孙仲望邀游清凉寺因成一律兼简陆生》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