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 · 驱车上东门

两汉 : 无名氏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车到洛阳城东门,遥望邙山累累坟。 墓道萧萧白杨声,松柏夹路气阴森。 墓里纵横久死人,如堕暗夜永不明。 默默长卧黄泉下,千年万年永不醒。 四时运行无停歇,命如朝露短时尽。 人生匆促如寄宿,寿命怎有金石坚? 自古生死相更替,圣贤难过生死关。 服食丹药想成仙,常被丹药来欺骗。 不如寻欢饮美酒,穿绸着锦乐眼前。

注释

上东门:洛阳城东面三门最北头的门。 郭北:城北。洛阳城北的北邙山上,古多陵墓。 白杨、松柏:古代多在墓上种植白杨、松、柏等树木,作为标志。 陈死人:久死的人。陈,久。 杳杳:幽暗貌。即:就,犹言“身临”。长暮:长夜。这句是说,人死后葬入坟墓,就如同永远处在黑夜里。 潜寐:深眠。 寤(wù):醒。 浩浩:流貌。阴阳:古人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这句是说岁月的推移,就像江河一样浩浩东流,无穷无尽。 年命:犹言“寿命”。 忽:匆遽貌。寄:旅居。这两句是说人的寿命短促。在道家经典中,这是个比喻,比喻生是暂时的,就像旅途反归家乡;而道是永恒的,就像自己家。道家认为天地万物不过是一气之转变,气聚而生,气散而死。故《尸子》引《老莱子》说:“人生天地之间,寄也。寄者,同归也。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其生也存,其死也亡,人生也少矣,而岁往之亦速矣。”;列子说:“死之与生,一往一反,故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庄子》说:“生死修短,岂能强求?予恶乎知悦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有的学者认为这些是佛教的轮回思想。实际上,这种说法旨在论证道家的生死齐一,属于“齐物”思想,与《庄子·知北游篇》所说的“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相似,道家生化说属于纯粹的万物生化论,不带有任何宗教色彩。 更:更迭。万岁:犹言“自古”。这句是说自古至今,生死更迭,一代送走一代。 度:过也,犹言“超越”。这句是说圣贤也无法超越“生必有死”这一规律。 被:同“披”。这四句是说,服丹药,求神仙,也没法长生不死,还不如饮美酒,穿绸缎,图个眼前快活。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诗用直抒胸臆的形式,表现了东汉末年大动乱时期一部分生活充裕、但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的悲凉迷茫,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批判。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招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南朝钟嵘《诗品》: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明朝胡应麟《诗薮》:随语成韵,随意成趣,辞藻气骨,略无可寻,而兴象玲珑,意致深婉,真可以泣鬼神、动天地。 现代余冠英《乐府诗选》:这篇反映乱世都市市民的颓废思想,从汉末到魏晋,这种意境在诗歌里是最普遍的。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

...
复制作者 无名氏
猜您喜欢

山水友馀辞 水涝子

形式:

獭最黠,鼠更黠,知水情,识水脉。 荷花不禁掐,稻花不禁捾。 水涝子,水涝子,鴳滥堆随江风起,自仗秋莎噆秋水。

复制 王质 《山水友馀辞 水涝子》

山水友馀辞 涴鸣

形式:

幸蒙宠,聊舂容,有水矿,无筠筒。 雪姑抬揌妇,巧妇坚正翁。 涴鸣,涴鸣,寻花寻柳无山无,繁阴渐合春模糊。

复制 王质 《山水友馀辞 涴鸣》

山水友馀辞 甜藤

形式:

元姓甘,不姓丁,引春风,含常春。 鸡翁呷甘露,祁婆插金棱。 甜藤,甜藤,粥香饧白度清明,一片春山快活声。

复制 王质 《山水友馀辞 甜藤》

题俞舜俞墨梅

形式:

杨无咎,透梅肝胆入梅心。 俞舜俞,刳梅皮骨到梅髓。 大江之西出二士,长淮以北屈两指。 吾尝菁村山中饱玩玉葳蕤,十里五里无他枝。 所恨俞子不同载,至今心系吴江湄。 吾尝竹山道上烂看蜡凌乱,三程两程行不断。 所恨俞子不同征,至今梦绕襄山畔。 百尺卷雪楼,十顷黄龙州。 此地遇俞子,此时逢孟秋。 巽二滕六皆未集,广寒宫中暗窃来相投。 一枝两枝虽不多,千林红紫无若何。 七尺八尺抑何短,万里莽苍亦云满。 赠尔一则语,收却万年功。 真梅蕴在磊块胸,幻梅流出精明瞳。 溟蒙摸索未有睹,惨淡经营何所从。 中庸大学松斋绎几转,楞严圆觉竹几翻数卷。 他时相逢江路傍,茫茫江月梅花香。 但见梅花普照眼,不为梅花空断肠。

复制 王质 《题俞舜俞墨梅》

水友续辞 水粽

形式:

我取友兮得水粽,结花甚轻结根重。 竹筒楝叶潇湘馀,随波凌乱飘江湖。 藤笼闭,漏兜闲,所思兮奚可悭,芦岸槿篱门早?。

复制 王质 《水友续辞 水粽》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