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凄怆地离别了亲爱的朋友,船只泛泛地驶入茫茫烟雾。
轻快地摇桨向着洛阳归去,回望广陵,只听得晓钟的残音传自林间。
今日在此我与你依依作别,何时何地我们能再次相遇?
人情世事犹如波上的小船,顺流洄旋岂能由自己作主?

注释
扬子:指扬子津,在长江北岸,近瓜州。校书:官名。唐代的校书郎,掌管校书籍。
去:离开。亲爱:相亲相爱的朋友,指元大。
泛泛:行船漂浮。
归棹:指从扬子津出发乘船北归洛阳。
广陵:江苏扬州的古称。在唐代,由扬州经运河可以直达洛阳。
此:此处。为别:作别。
还:再。
沿洄:顺流而下为沿,逆流而上为洄,这里指处境的顺逆。安得住:怎能停得住?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这是离别时写给好友抒发离情的一首诗。诗人与元大的感情很深,他在还能望见广陵城外的树和还能听到寺庙钟声的时候,就想起要写诗寄给元大了。

  此诗前四句写离情。“凄凄去亲爱”,诗人与朋友分离,感到很悲伤。诗中以“亲爱”二字相称,可见彼此友谊很深,一旦分别,自然依依不舍。但船终于启行了,一会便飘荡在迷茫的烟雾之中,友人的身影虽已消失,诗人还不停地回望广陵城。正在这时,诗人忽然听到广陵寺庙里的钟声,从朦胧的烟树中隐隐传来,他的心情更觉难过。

  此诗“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十个字非常著名。诗人和元大分手,心情很悲伤。可是船终于开行了。船儿飘荡在烟雾之中,他还不住回头看着广陵城,那城外的树林变得愈来愈模糊难辨,这时候,忽又传来在广陵时听惯了的寺庙钟声,一种不得不离开而又舍不得同朋友分离的矛盾心情,和响钟的袅袅余音、城外迷蒙中的树色交织在一起了。诗人没有说动情的话,而是通过形象来抒情,并且让形象的魅力感染了读者。“残钟广陵树”这五个字,感情色彩是异常强烈的。

  接着后四句抒发感慨。诗人望着滚滚东流、一去不返的江水,禁不住感叹道:“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分别容易重逢难,这后会之期就难以预料了。

  但另一方面,他又自我宽慰:“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意谓:自己的身世飘浮不定,有如波上的行舟,要么给流水带走,要么在风浪里打转,世事怎能由个人作主呢?末两句蕴含身世之感。

  表面看来这首诗,写得平淡无奇,但细加体味,却感内蕴深厚。特别是“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两句,以景喻情,言简意深。船已“泛泛入烟雾”,渐行渐远,可是诗人还忍不住凝望着广陵城外迷蒙的树林,迷恋地倾听寺庙里传来的残钟余音。诗人对广陵之物的依恋,实则是对挚友的依恋。这两句“虽不着情语,却处处透出依依惜别之情,可谓情景交融,含蓄不尽”(《唐诗别裁》)。表面平淡,内蕴丰厚,正是韦应物诗歌创作的主要特色。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韦应物离开广陵(今江苏扬州)回洛阳去的途中。韦应物曾客游广陵,元大是他在广陵的朋友,诗中用“亲爱”相称,可见彼此感情颇深。公元763年,韦氏被任命为洛阳丞,在乘船离开广陵赴任洛阳的时候,对元大校书非常怀念,于是写了这首诗寄给他。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凄然地辞别了好朋友,驶向烟雨濛濛的江心。 在乘船返回洛阳之际,传来广陵树间的钟声。 此时我们在扬州惜别,不知何处才能再相逢。 世间事如同浪里行舟,不论顺流逆流怎能停。

注释

扬子:指扬子津,在长江北岸,近瓜州。元大:未详何人。校书:官名。唐代的校书郎,掌管校书籍。 去:离开。亲爱:相亲相爱的朋友,指元大。 泛泛:行船漂浮。 归棹(zhào):归去的船。棹,船桨。指从扬子津出发乘船北归洛阳。 “残钟”句:意谓回望广陵,只听得晓钟的残音传自林间。广陵:江苏扬州的古称。在唐代,由扬州经运河可以直达洛阳。 今朝(zhāo):现在,今天。此:此处。为别:作别。 还:再。 世事:世上的事 沿洄(huí):顺流而下为沿,逆流而上为洄,这里指处境的顺逆。安得住:怎能停得住?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这首词写作者在乘船离开广陵赴任洛阳的途中,对友人元大的离别之情。联想到世事的难测,写得很有情致,也吐露了诗人被罢官以后的心情。首联写别离之“初发”。颔联写友人乘舟归去。颈联写期望重逢。尾联以舟行不定,喻世事之顺逆翻复,难以自主。全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韦孟全集》:刘云:至浓至淡,便是苏州笔意。 《汇编唐诗十集》:唐云:浅浅说出,自然超凡。 《唐诗善鸣集》:韦诗醇古,之内又复坚深,用笔甚微。如此诗,令选者似可舍却,终不可舍却,细咏之,自得其味。 《唐诗笺要》:数字内无数逗露,无数包含,了却情人多少公案。元明间才人为一“情”字作传奇千百出,不敌这首。 《唐诗别裁集》:写离情不可过于凄惋,含蓄不尽,愈见情探,此种可以为法。 《唐宋诗举要》:六朝佳句(“归棹”二句下)。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韦应物介绍和韦应物诗词大全

诗人:韦应物

韦应物,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
复制作者 韦应物
猜您喜欢

送阎寀赴东川辟

形式:

冰炭俱可怀,孰云热与寒。 何如结发友,不得携手欢。 晨登严霜野,送子天一端。 祗承简书命,俯仰豸角冠。 上陟白云峤,下冥玄壑湍。 离群自有托,历险得所安。 当念反穷巷,登朝成慨叹。

复制 韦应物 《送阎寀赴东川辟》

送令狐岫宰恩阳

形式:

大雪天地闭,群山夜来晴。 居家犹苦寒,子有千里行。 行行安得辞,荷此蒲璧荣。 贤豪争追攀,饮饯出西京。 樽酒岂不欢,暮春自有程。 离人起视日,仆御促前征。 逶迟岁已穷,当造巴子城。 和风被草木,江水日夜清。 从来知善政,离别慰友生。

复制 韦应物 《送令狐岫宰恩阳》

送冯著受李广州署为录事

形式:

郁郁杨柳枝,萧萧征马悲。 送君灞陵岸,紏郡南海湄。 名在翰墨场,群公正追随。 如何从此去,千里万里期。 大海吞东南,横岭隔地维。 建邦临日域,温燠御四时。 百国共臻奏,珍奇献京师。 富豪虞兴戎,绳墨不易持。 州伯荷天宠,还当翊丹墀。 子为门下生,终始岂见遗。 所愿酌贪泉,心不为磷缁。 上将玩国士,下以报渴饥。

复制 韦应物 《送冯著受李广州署为录事》

喜于广陵拜觐家兄奉送发还池州

形式:

青青连枝树,苒苒久别离。 客游广陵中,俱到若有期。 俯仰叙存殁,哀肠发酸悲。 收情且为欢,累日不知饥。 夙驾多所迫,复当还归池。 长安三千里,岁晏独何为。 南出登阊门,惊飙左右吹。 所别谅非远,要令心不怡。

复制 韦应物 《喜于广陵拜觐家兄奉送发还池州》

饯雍聿之潞州谒李中丞

形式:

郁郁雨相遇,出门草青青。 酒酣拔剑舞,慷慨送子行。 驱马涉大河,日暮怀洛京。 前登太行路,志士亦未平。 薄游五府都,高步振英声。 主人才且贤,重士百金轻。 丝竹促飞觞,夜宴达晨星。 娱乐易淹暮,谅在执高情。

复制 韦应物 《饯雍聿之潞州谒李中丞》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