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 · 秦风 · 蒹葭

: 无名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注释

蒹(jiān):没长穗的芦苇。 葭(jiā):初生的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 为:凝结成。 所谓:所说的,此指所怀念的。 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 一方:那一边。 溯(sù)洄:在河边逆流向上游走。溯,逆流而上;洄,水流迂回之处。 阻:险阻,(道路)难走。道阻且长,说明是在陆地上行走。 从:追寻。 溯游:在河边顺流向下游走。 宛在水中央:是说顺流虽然易行,然所追从之人如在水之中央,就是近也是可望而不可及也。宛,宛然、好像。 溯洄:逆流而上。下文「溯游」指顺流而下。一说「洄」指弯曲的水道,「游」指直流的水道。 宛:宛然,好像。 萋萋:茂盛的样子。 晞(xī):乾,晒乾。 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 跻(jī):升,高起,指道路越走越高。 坻(chí):水中的沙滩。 采采:繁盛的样子。 已:止。 涘(sì):水边。 右:迂回曲折。 沚(zhǐ):水中的沙滩。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诗是《诗经》中的一篇,为先秦时代汉族民间情歌。全诗三章,每章八句。 首章「白露为霜」给读者传达出节序已是深秋了,而天才破晓,因为芦苇叶片上还存留着夜间露水凝成的霜花。就在这样一个深秋的凌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出现在眼前的是弥望的茫茫芦苇丛,呈出冷寂与落寞,诗人只知道所苦苦期盼的人儿在河水的另外一边。 以下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这种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具体到此诗,这种改动都是在韵脚上——首章「苍、霜、方、长、央」属阳部韵,次章「凄、晞、湄、跻、坻」属脂微合韵,三章「采、已、涘、右、浊」属之部韵——如此而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同时,这种改动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如「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夜间的露水凝成霜花,霜花因气温升高而融为露水,露水在阳光照射下蒸发——表明了时间的延续。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朱晦菴《〈诗〉集传》:言秋水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皆不可得。然不知其所指也。 方鸿蒙《〈诗经〉原始》:此诗在《秦风》中,气味绝不相类。以好战乐斗之邦,忽遇高超远举之作,可谓鹤立鸡群,翛然自异者矣。 王靜安《人间词话》:《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

...
复制作者 无名氏
猜您喜欢

砥柱诗

形式:

云根突怒出形状,卓向蛟宫判奔浪。 星光下照神灵依,千古中州一枝壮。 火敦脑儿万窍穿,深滋地轴高连天。 东经昆崙导积石,始入中国雄诸川。 冯夷奋手驱浊涛,阳侯叱咤从鲸鳌。 桴丁惴惴舟人恐,渚草萧萧野猿号。 群山交峙东波走,怒湍激石晴雷吼。 泛滥尚想尧忧先,平成真赖禹功久。 崖云笼水水和云,人家远在云水村。 太平车马动千里,狂澜岁月闲三门。 初疑织女坠支机,莫或张骞乘槎归。 不然是龙劈山破,头角微露拖虹霓。 关中自昔称天府,河山到此知险阻。 当时漕舸苦难推,此日挽路犹堪睹。 方今天子都北辰,长河遥抱阴阳真。 却怜九里润无所,恶沫崩翻少行人。 机头古庙染溅土,渔郎枵腹劳网罟。 惟有飞鸢技最长,霞天上下乘气翥。 我来问俗偶取游,纵观水石添烦忧。 无因为斫鬼门碎,坐令危濑成安流。

复制 彭纲 《砥柱诗》

成皋路中

形式:

成皋岩险地,广武战争场。 往事都休论,今人谩自忙。 山川多蔓草,风雪易凋伤。 独有寒流好,关西数曲长。

复制 彭纲 《成皋路中》

姚安分司

形式:

吟人夜未眠,迢迢漏初永。 起步山月中,疏枝露猿形。

复制 彭纲 《姚安分司》

咏刺桐花

形式:

树头树底花楚楚,风吹密叶翠翩翻,露出几只红鹦鹉。

复制 彭纲 《咏刺桐花》

寄沈纯甫时以上书戍广

形式:

五岭沙飞碧海潮,孤臣肠断隔丹霄。 知心半纸无来雁,改面同门尽插貂。 炎徼郁蒸椰子瘴,春祠纷舞竹郎骄。 思家莫把刀环咏,腾月茅龙梦不遥。

复制 彭辂 《寄沈纯甫时以上书戍广》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