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积贮疏

筦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蹷!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齩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馀,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畮,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筦子说:“粮仓充足,百姓就懂得礼节。”百姓缺吃少穿而可以治理得好的,从古到今,没有听说过这事。古代的人说:“一个男子不耕地,有人就要因此挨饿;一个女子不织布,有人就要因此受冻。”生产东西有时节的限制,而消费它却没有限度,那么社会财富一定会缺乏。古代的人治理国家,考虑得极为细致和周密,所以他们的积贮足以依靠。现在人们弃农经商(不生产而)吃粮的人很多,这是国家的大祸患。过度奢侈的风气一天天地滋长,这也是国家的大祸害。这两种大祸害公然盛行,没有人去稍加制止;国家的命运将要覆灭,没有人去挽救;生产的人极少,而消费的人很多,国家的财富怎能不枯竭呢?汉朝从建国以来,快四十年了,公家和个人的积贮还少得令人痛心。错过季节不下雨,百姓就将忧虑不安,年景不好,百姓纳不了税,朝廷就要出卖爵位,百姓就要出卖儿女。这样的事情皇上已经耳有所闻了,哪有治理国家已经危险到这种地步而皇上不震惊的呢? 世上有灾荒,这是自然界常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曾遭受过。假如不幸有纵横二三千里地方的大旱灾,国家用什么去救济灾区?如果突然边境上有紧急情况,成千上万的军队,国家拿什么去发放粮饷?假若兵灾旱灾交互侵袭,国家财富极其缺乏,胆大力壮的人就聚集歹徒横行抢劫,年老体弱的人就互换子女来吃;政治的力量还没有完全达到各地,边远地方敢于同皇上对抗的人,就一同举兵起来造反了。于是皇上才惊慌不安地谋划对付他们,难道还来得及吗? 积贮,是国家的命脉。如果粮食多财力充裕,干什么事情会做不成?凭借它去进攻就能攻取,凭借它去防守就能巩固,凭借它去作战就能战胜。使敌对的人归降,使远方的人顺附,招谁而不来呢?现在如果驱使百姓,让他们归向农业,都附着于本业,使天下的人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工商业者和不劳而食的游民,都转向田间从事农活,那么积贮就会充足,百姓就能安居乐业了。本来可以做到使国家富足安定,却竟造成了这种令人危惧的局面!我真替陛下痛惜啊!

注释

筦子:即筦仲。后人把他的学说和依托他的著作,编辑成《筦子》一书,共二十四卷。 仓:贮藏谷物的建筑物。《吕氏春秋·仲秋》:“修囷(qūn)仓。”高诱注:“圆曰囷,方曰仓。” 廪:米仓。 实:充实、满。 而:同“则”,就。 礼节:礼仪法度。 不足:指衣食不足,缺吃少穿。 治:治理,管理。 及:到。 未之尝闻:即“未尝闻之”,没有听说过这回事。未尝,不曾;之,指“民不足而可治”,代词在否定句中作宾语,一般要前置。 古之人:亦指管子,以下四句引自《管子·轻重甲》,与原文略有出入。 夫:古代对成年男子的通称。 或:有的人。 生之有时:生产有时间的限制。之,指物资财富。 亡:同“无”。 度:限制,节制。 则:那么。 物力:指财物,财富。 屈:竭、穷尽。 至:极。 孅(xiān):通“纤”,细致。 悉:详尽,周密。 畜:同“蓄”,积聚,储藏。 恃:依赖,依靠。 背本趋末:放弃根本的事,去做不重要的事,此处是指放弃农业而从事工商业。古代以农桑为本业,工商为末业。背,背离、背弃。 是:这,作主语。 残:害,危害,祸害。 淫侈(chǐ)之俗:奢侈的风气。淫,过分。 长(zhǎng):增长。 贼:害,危害,祸害。 公行:公然盛行。   莫之或止:即“莫或止之”,没有人去稍微制止它一下。莫,没有人;之,指“残贼公行”之事,是“止”的宾语,前置。或,稍微、稍稍。 大命:国家的命运。 将:将要。 泛:通“覂”,翻覆,覆灭。 振救,拯救,挽救。 生之者:生产粮食、财物的人。 靡:耗费。 蹷: 同“蹶”,竭尽、枯竭。 汉之为汉:这是个主谓短语,意谓汉朝自从建立政权以来。之,用于主谓短语之间的助词;为,成为。 几:将近。 公私:国家和个人。 犹:还、仍然。 可哀痛:指积蓄少得使人痛心。 失时:错过季节。 雨:下雨。 且:将。 狼顾:狼性多疑,行走时常回头看,以防袭击,比喻人有后顾之忧。此处形容人们看到天不下雨的忧虑不安。 岁恶:年景不好。恶,坏。 不入:指纳不了税。“入”是“纳”的意思。 请卖爵(jué)子:即请爵卖子。指富者向国家缴粮买爵位,贫者卖儿女为生。汉朝有公家出卖爵位以收取钱财的制度。 既:已经。 闻耳:闻于耳,指上述严重情况传到了皇帝的耳中。 安:哪里。 为:治理。 阽(diàn)危:危险。阽,临近。 若是:如此,象这个样子。 上:皇上,皇帝。 饥穰:荒年和丰年。此处为偏义复词,只指荒年。饥,灾荒,《墨子·七患》:“五谷不收谓之饥。”穰,庄稼丰熟。 天之行也:是自然界的固有现象。天,大自然;行,常道、规律。 禹、汤被之:传说禹时有九年的水灾,汤时有七年的旱灾。禹,传说中古代部落联盟领袖。原为夏后氏部落领袖,奉舜命治水有功,舜死后继其位;汤,商朝的开国君主;被,遭、受;之,指“饥穰”。 即:如果、假如。 方二三千里:纵横各二三千里。 胡以:何以,用什么。 相:兼有指代接受动作一方的作用,此处指“方二三千里”的灾区。 恤:赒济,救济。 卒然:突然。卒,通“猝”。 急:紧急情况,指突然爆发的战争。 馈:进食于人,此处指发放粮饷,供养军队。 兵:兵灾、战祸、战争。 乘:因、趁。 大:非常、十分。 屈:缺乏。 徒:同伙。 衡击:横行劫掠攻击。衡,通“横”。 罢(pí):通“疲”。 羸(léi):瘦弱。 易:交换。 齩:同“咬”。 毕:完全。 通:达。 能:是衍文。 疑者:指对朝廷反抗的人。 疑:同“拟”,指与皇帝相比拟,较量。 并:一同。 举:举兵。 争起:争先起来闹事。 乃:才。 骇:受惊、害怕。 图:谋划、想办法对付。 岂:难道。 夫:用在全句之前,表示一种要阐发议论的语气。 大命:大命脉,犹言“头等大事”。 苟:如果、假如。 粟:此处泛指粮食。 何为:做什么事。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为,动词。 以:凭,靠,后面省略宾语“之”。 则:就。 怀敌:使敌对者来归顺。 怀,归向,使动用法。 附远:使远方的人顺附。附,使动用法。 招:招抚。 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驱:通“驱”,驱使。 归之农:使动双宾语,使之归农。 著:“着”的本字,附着。 食其力:靠自己的劳力吃饭。 末技:不值得重视的技能,此处指与“本业”相对的“末业”,即工商业。 游食之民:游手好闲,不劳而食的人。游食,坐食,不劳而食。《荀子·成相》:“臣下职,莫游食。”杨倞注:“游食谓不勤于事,素餐游手也。”  缘南畮:走向田间,从事农业。缘,因、循,此处有趋向之意;南畮,泛指农田。畮,同“亩”,六尺为步,步百为畮。 乐其所:以其所为乐,即乐于从事自己的本业(农业)。乐,以……为乐。 为:做到。 富安天下:使天下富足安定。富,指食用充足;安,指政治安定。 而:但,却。 直:竟然。 为:造成。 廪廪:同“懔懔”,危惧的样子。指令人害怕的局面。 窃:私下,表示自谦。 为:替。 陛下:对帝王的尊称。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论积贮疏》选自《汉书·食货志》,是贾谊二十三岁时(公元前178年)给汉文帝刘恒的一篇奏章。本文是贾谊的名文之一,文题为后人所加。 西汉建立初年,社会经济一片凋敝。据《汉书·食货志》记载,那时米价昂贵,饥馑遍地,人与人相食,物资匮乏,连天子出行都弄不到四匹同色的马驾车,将相只能乘牛车。汉高祖刘邦采取了一系列予民休养生息和“重农抑商”的政策,到汉文帝时,社会经济逐渐恢复,但商贾、地主侵夺农民,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广大农民因破产而纷纷流入城市,成为工商业的佣工或无业的游民,官僚、商贾的淫侈之风也日益增长,这些都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粮食的积貯,很不利于西汉封建政权的巩固,同时北方匈奴的威胁也越来越严重,面对这种日益严重的内忧外患的实际情况,贾谊就向文帝上了这份奏疏,建议重视农业生产,以增加积貯。题目《论积貯疏》的意思是:论述有关积貯的重大意义的奏疏。疏,指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它是古代臣下向皇帝条陈自己对某事的意见的一种文件,也称“奏疏”或“奏议”。 贾谊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从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封建统治的立场出发,不像世俗之士一样,一味地粉饰太平;而是敢于正视现实,揭露时弊。他从太平盛世的背后看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这在他向文帝上的《论积贮疏》中做了大胆的揭露,并提出了他的改革政治的主张。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贾谊介绍和贾谊诗词大全

诗人:贾谊

贾谊,又称贾生、贾太傅、贾长沙,汉族,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人,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谊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
复制作者 贾谊
猜您喜欢

次韵奉谢总戎成国朱公

形式:

手提虎旅镇京华,自是元勋世将家。 德泽深为黎庶感,忠勤频荷玺书夸。 爵分茅土传千叶,阵挟风云演六花。 武略文谟匡社稷,明良会合际亨嘉。

复制 倪谦 《次韵奉谢总戎成国朱公》
类型:

送吴司务天爵从蒋都宪巡抚贵州

形式:

万里巡边佐宪臣,春风一鹗振青云。 荣循旧是江东俊,温石今空冀北群。 百粤停骖消瘴雨,五溪飞檄靖妖氛。 化行徼外恩威布,应向明时早策勋。

复制 倪谦 《送吴司务天爵从蒋都宪巡抚贵州》

次韵于景瞻百样娇

形式:

雕阑频倚暗销魂,其奈风前百媚存。 春醉半醒霞晕薄,晓妆初罢粉香温。 凌波仙子娇相倚,解佩江妃笑欲言。 宜化彩云归阆苑,纷纷凡卉敢同论。

复制 倪谦 《次韵于景瞻百样娇》

辽阳张教授升谪寓隆庆为社学师以诗见寄次韵奉答

形式:

新篇词藻发春荣,远慰羁怀见旧情。 道比曾参犹受谤,迹同康伯且逃名。 一窗晚黛供吟笑,满座春风属化成。 随遇悠悠皆自得,莫论隆庆与襄平。

复制 倪谦 《辽阳张教授升谪寓隆庆为社学师以诗见寄次韵奉答》

和胡炼绣衣昭君词

形式:

鸟声愁听不如归,此地欣无杜宇飞。 玉漏宁闻催晓箭,翠裘空念警宵衣。 银釭兰烬嘘晴焰,石鼎茶烟扬暖霏。 眼盻宫车劳望幸,回思往事总成非。

复制 倪谦 《和胡炼绣衣昭君词》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