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任 一作: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织着凤尾纹的绫罗,薄薄重重;
碧纹的圆顶罗帐,我深夜赶缝。
那回邂逅,来不及用团扇掩盖;
可你驱车隆隆而过,无语相通。
曾因寂寥不眠,想到更残烛尽;
却无你的消息,等到石榴花红。
也许你在垂杨岸,栓系斑骓马;
怎能等到,送去会你的西南风。

注解
凤尾香罗:凤纹罗;罗:绫的一种。
顶:指帐顶。
扇裁:指以团扇掩面。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这首七律无题,内容是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又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独白就构成了诗的主体。她的身世遭遇和爱情生活中某些具体情事就是通过追思回忆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的。

  起联写女主人公深夜缝制罗帐。凤尾香罗,是一种织有凤纹的薄罗;碧文圆顶,指有青碧花纹的圆顶罗帐。李商隐写诗特别讲求暗示,即使是律诗的起联,也往往不愿意写得过于明显直遂,留下一些内容让读者去玩索体味。像这一联,就只写主人公在深夜做什么,而不点破这件事意味着什么,甚至连主人公的性别与身份都不作明确交代。通过“凤尾香罗”、“碧文圆顶”的字面和“夜深缝”的行动,可以推知主人公大概是一位幽居独处的闺中女子。罗帐,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被用作男女好合的象征。在寂寥的长夜中默默地缝制罗帐的女主人公,大概正沉浸在对往事的追忆和对会合的深情期待中吧。

  接下来是女主人公的一段回忆,内容是她和意中人一次偶然的相遇──“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对方驱车匆匆走过,自己因为羞涩,用团扇遮面,虽相见而未及通一语。从上下文描写的情况看,这次相遇不象是初次邂逅,而是“断无消息”之前的最后一次照面。否则,不可能有深夜缝制罗帐,期待会合的举动。正因为是最后一次未通言语的相遇,在长期得不到对方音讯的今天回忆往事,就越发感到失去那次机缘的可惜,而那次相遇的情景也就越加清晰而深刻地留在记忆中。所以这一联不只是描绘了女主人公爱情生活中一个难忘的片断,而且曲折地表达了她在追思往事时那种惋惜、怅惘而又深情地加以回味的复杂心理。起联与颔联之间,在情节上有很大的跳跃,最后一次照面之前的许多情事(比如她和对方如何结识、相爱等)统统省略了。

  颈联写别后的相思寂寥。和上联通过一个富于戏剧性的片断表现瞬间的情绪不同,这一联却是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概括地抒写一个较长时期中的生活和感情,具有更浓郁的抒情气氛和象征暗示色彩。两句是说,自从那次匆匆相遇之后,对方便绝无音讯。已经有多少次独自伴着逐渐黯淡下去的残灯度过寂寥的不眠之夜,眼下又是石榴花红的季节了。“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寸相思一寸灰”,那黯淡的残灯,不只是渲染了长夜寂寥的气氛,而且它本身就仿佛是女主人公相思无望情绪的外化与象征。石榴花红的季节,春天已经消逝了。在寂寞的期待中,石榴花红给她带来的也许是流光易逝、青春虚度的怅惘与伤感吧。“金烬暗”、“石榴红”,仿佛是不经意地点染景物,却寓含了丰富的感情内涵。把象征暗示的表现手法运用得这样自然精妙,不露痕迹,这确实是艺术上炉火纯青境界的标志。

  末联仍旧到深情的期待上来。“斑骓”句暗用乐府《神弦歌·明下童曲》“陆郎乘斑骓……望门不欲归”句意,大概是暗示她日久思念的意中人其实和她相隔并不遥远,也许此刻正系马垂杨岸边呢,只是咫尺天涯,无缘会合罢了。末句化用曹植《七哀》“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诗意,希望能有一阵好风,将自己吹送到对方身边。李商隐的优秀的爱情诗,多数是写相思的痛苦与会合的难期的,但即使是无望的爱情,也总是贯串着一种执着不移的追求,一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式的真挚而深厚的感情。希望在寂寞中燃烧,读者在这首诗中所感受到的也正是这样一种感情。这是他的优秀爱情诗和那些缺乏深挚感情的艳体诗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也是这些诗尽管在不同程度上带有时代、阶级的烙印,却至今仍然能打动人们的一个重要原因。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李商隐介绍和李商隐诗词大全

诗人:李商隐

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
复制作者 李商隐
猜您喜欢

雪斗坑

形式:

山灵苦结轖,未得尺寸砥。 忿郁难再甚,冁然始为喜。 松篁气凭石,改状不遵理。 参错灌与乔,因厓乱悬委。 略致霏微风,蒙头泼凉水。 使我驰骤心,束入冻云底。 选磴聊拄筇,深叶渐藏履。 青隙多樵声,飘忽不能指。 有涧虽匪深,怀清保根始。 东峡矜雄流,逝尘误千里。 顿删险想平,亦令驰念止。 安得长毋还,餐松老埋此。

复制 姚燮 《雪斗坑》
类型:

鼋潭岭

形式:

昆潢垂天绡,魁斗为之握。 山溪争乱流,此岭实钤束。 中有元珠潭,孛星挂裙浴。 鲎带彯晚红,蚕眉展秋绿。 倒吸地髓乾,吐之化青玉。 玉软成云痕,泽使万花缛。 石死愁骨枯,芝菌渐相肉。 我欲缒其阴,惧遭蛇媪辱。 劖刻极至穷,造化恐非福。 人间魃正骄,巫尪抱薪哭。 安得雷部神,下囚尔魂戮。 凄吟方未终,暗雨隔林扑。 落叶同萧萧,过顶有飞鵩。

复制 姚燮 《鼋潭岭》
类型:

客自都中来致故人相忆之意因述近事报以诗六十韵

形式:

短纸托寸心,缭笔乱群绪。 事实难竟言,不在乱离苦。 乱离亦可悲,八口堕烟莽。 暗渤多狂澜,飘萍弱何主。 朝出负担行,暮归择蒿稆。 恶趣娱剩生,性命祝坏土。 上第联故家,种楸壮门户。 逼籁当我琴,危弦动雷雨。 岸巾抒独歌,郁响变幽古。 窄牖明咫天,奚畅凤鸾舞? 客从蓟门来,为传故人语。 谁识剺面猴,披发正骑虎。 八纮浮太曦,万灵挟皇煦。 堪此东南偏,下湿独遭癙。 仗钺来禁臣,司戎号元武。 恋梦黄莺丛,偏效女郎妩。 一蛛抽懦丝,颇怯众蜂聚。 结营避要冲,酣眠蠹戈斧。 斯民齿喙存,切己有公怒。 暗刃抽带裈,索脑欲争盬。 卓哉陈将军,敝衣起行伍。 独负穿甲创,登台手抱鼓。 略制三尸淫,未竟肺肠腐。 瞫也没阵亡,复谁捍吾圉? 祇今江浙间,愁阴压元卤。 怨彼蛇项强,不肯下潭俯。 邮声须有传,群公匪盲瞽。 忍拥委蛇裘,上令帝闻阻。 末儒惭鲜能,平生抱戆腑。 安顾忌讳深,缄口戒倾吐。 狂言徒引忧,喋喋究何补? 且罄贱子怀,覼缕为君叙。 去秋乘沴金,毒燧横江浒。 挈眷逃鬼门,弃家同弃窳。 海云冒晓霪,霜飙厉宵扈。 骭血流及跟,砾场履无苴。 数翼离网鸿,万幸免搒虏。 纵免搒虏危,留存亦奚取? 视帚成废奴,手痹袖艰举。 岂真积罪多,积岁困刑圄。 野俗尚鄙俚,卖文贱毫楮。 颇羞一饭艰,乞怜到牛竖。 愿扬箕神风,贴地扫飞蛊。 锦毂停长官,恤亡整丁簿。 远劳致念殷,夙愤藉倾抒。 伥伥歧路羊,失十不追五。 转慕局外闲,食息就班部。 回忆庚子春,风尘共樽俎。 浩荡奇肱轮,清平大吕簴。 坤色澄点埃,蓬莱皎堪睹。 警骑倏告闻,中气为消沮。 卷囊束乱书,秣骡不待炬。 君等虽慰藉,心已越吴楚。 讵防蝼蚁躬,受劫入黬釜。 瞬息三年经,瘦骨但身拄。 仲宣悲荆州,少陵感夔府。 绝壑劖剑铓,穷行影踽踽。 北睋万里阴,遥遥酹香醑。 故人魂傥来,我栖近鸥渚。 当见秽棘中,孤芳抱兰杜。

复制 姚燮 《客自都中来致故人相忆之意因述近事报以诗六十韵》
类型:

托感十二章 其四

形式:

万物未相役,吾心终不闲。 佳卉听凋悴,何事除茅菅? 出门慨东望,苍林郁如烟。 下有人民居,近已废为阡。 窭士还无家,壮志胡弗捐? 所契难远求,忍辱务其全。

复制 姚燮 《托感十二章 其四》

托感十二章 其六

形式:

饿夫识初命,鄙客存古风。 寸槎浮大江,演滥将何终。 有托皆实基,弗谖矢惟躬。 皇天无靳泽,一雨千畴公。 淹延荜门夕,佳色湔琴衷。 入目孤岚青,云浅不能封。 暇当葺锄筥,密谷芝方茸。

复制 姚燮 《托感十二章 其六》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