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 春归何处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天回到了哪里?找不到它的脚印,四处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来同我们住在一起。 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要想知道,只有问一问黄鹂。那黄鹂千百遍地宛转啼叫,又有谁能懂得它的意思?看吧,黄鹂鸟趁着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注释

寂寞:清静,寂静。 无行路: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行路,指春天来去的踪迹。 唤取:唤来。 谁知:有谁知道春的踪迹。 问取:呼唤、询问。取,语助词。 黄鹂(lí):黄鹂:又叫黄莺、黄鸟。身体黄色自眼部至头后部黑色,嘴淡红色,啼声非常悦耳,食森林中的害虫。益鸟。 百啭:形容黄鹂宛转的鸣声。啭,鸟鸣。 解:懂得、理解。 因风:顺着风势。 蔷薇(qiáng wēi):花木名。品类甚多,花色不一,有单瓣重瓣,开时连春接夏,有芳香,果实入药。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作以嗫嚅独语的方式,表达一种惜春恋春的真情挚意。自问自答,一往情深。在问答中,波澜回环地画出春的脚步和形神。上阕欲唤春归来同住的奇想,有童稚的天真,唯其“稚”,故艺术地强化了诗意的穿透力。下阕写向黄鹂询问,而黄鹂无语,且因风而逝。又一童话的联想,传达出一个永无答案之谜。暗示伤春的永无慰藉,表现出伤春是人类终极烦恼这么一个主题。有情与无情的对立和童趣的想象与联想,是此作美学魅力的源泉;精心地捕捉形象并人情味地加以表现,是此作流传的奥秘。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黄庭坚介绍和黄庭坚诗词大全

诗人: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
复制作者 黄庭坚
猜您喜欢

闻蛩(辛丑、壬寅(光绪二十七~八年、一九0一~0二))

形式:

萧瑟秋先至,惊人此一鸣。 似闻胡地乐,忽动故乡情。 冷月空诸籁,残灯已四更。 及时同感喟,赠汝可怜名。

复制 许南英 《闻蛩(辛丑、壬寅(光绪二十七~八年、一九0一~0二))》

夜坐(丁酉、戊戌(光绪二十三~四年、一八九七~九八))

形式:

槐叶萧萧下,西风屋上行。 一灯摇鬼影,四壁噤虫声。 骨瘦重衾冷,心烦百虑萦。 跏趺长兀坐,衲子证前生。

复制 许南英 《夜坐(丁酉、戊戌(光绪二十三~四年、一八九七~九八))》

秋河再宴也是园倒叠前韵 其二 (丙申(光绪二十二年、一八九六))

形式:

当筵无俗客,宾主共徘徊。 帘影入纤月,车声响薄雷。 武陵偕子隐,函谷有人来。 有酒无佳句,余才负酒杯。

复制 许南英 《秋河再宴也是园倒叠前韵 其二 (丙申(光绪二十二年、一八九六))》
类型:

拟小游仙 其二 (为壬子(1912)年诗作。)

形式:

群仙高会在蓬瀛,我亦仙班旧有名。 神女宓妃相顾语,痴仙祇认许飞琼。

复制 许南英 《拟小游仙 其二 (为壬子(1912)年诗作。)》
类型:

乙酉1885乡试舟至马江口占(为乙酉(1885)诗作。)

形式:

扁舟一棹马江平,席帽依然太瘦生。 卖藕小娃犹认得,笑余三度到榕城。

复制 许南英 《乙酉1885乡试舟至马江口占(为乙酉(1885)诗作。)》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