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悲怀三首·其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闲坐无事为你悲伤为我感叹,人生短暂百年时间又多长呢!
邓攸没有后代是命运的安排,潘岳悼念亡妻只是徒然悲鸣。
即使能合葬也无法倾诉衷情,来世结缘是多么虚幻的企望。
唯有以彻夜不眠、辗转反侧的思念,报答你生前为我奔波劳累的苦心。

注释
邓攸:西晋人,字伯道,官河西太守。《晋书·邓攸传》载:永嘉末年战乱中,他舍子保侄,后终无子。
潘岳:西晋人,字安仁,妻死,作《悼亡诗》三首。这两句写人生的一切自有命定,暗伤自己无妻无子的命运。
窅冥:深暗的样子。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首句“闲坐悲君亦自悲”,承上启下。以“悲君”总括上两首,以“自悲”引出下文。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寿的有限。人生百年,也没有多长时间。诗中引用了邓攸、潘岳两个典故。邓攸心地如此善良,却终身无子,这就是命运的安排。潘岳《悼亡诗》写得再好,对于死者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等于白费笔墨。诗人以邓攸、潘岳自喻,故作达观无谓之词,却透露出无子、丧妻的深沉悲哀。接着从绝望中转出希望来,寄希望于死后夫妇同葬和来生再作夫妻。但是,再冷静思量:这仅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想,更是难以指望的,因而更为绝望:死者已矣,过去的一切永远无法补偿了!诗情愈转愈悲,不能自已,最后逼出一个无可奈何的办法:“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诗人仿佛在对妻子表白自己的心迹:我将永远永远地想着你,要以终夜“开眼”来报答你的“平生未展眉”。真是痴情缠绵,哀痛欲绝。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这组诗共三首,本文是其第三首。约作于公元811年(元和六年),时元稹在监察御史分务东台任上;一说这组诗作于公元822年(长庆二年)。这是元稹为怀念去世的原配妻子而作的。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元稹介绍和元稹诗词大全

诗人:元稹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复制作者 元稹
猜您喜欢

成化甲辰岁竹醉日写就长卷自喜题此

形式:

城中寸土却如金,种竹谁能便满林。 独有吾家三径里,万条苍玉昼沉沉。

复制 蒋文藻 《成化甲辰岁竹醉日写就长卷自喜题此》

竹所自题

形式:

主人留竹似留仙,门掩清阴日日眠。 客至浇茶凉满榻,鸠啼唤雨绿盈川。 轻尘不到携琴处,浅水疑来泛月船。 最爱彭城风格老,缃缣长画一溪烟。

复制 蒋文藻 《竹所自题》

偕丹丘先生过萧山竹林寺醉题壁间

形式:

门径萧萧竹半池,喜逢新夏亦秋时。 长林不卧嵇中散,古字犹存张即之。 潮打山城钟渡水,雨飘轻阁燕防儿。 一尊除却真闲事,醉著瞿昙是阿师。

复制 蒋文藻 《偕丹丘先生过萧山竹林寺醉题壁间》

揽胜亭感旧

形式:

当年卜筑来南浦,为爱名山巧当户。 满径松篁清白存,一蓑雨雪丝纶吐。 春来春去今非昔,舍北舍南谁是主。 独喜溪流终不改,风帆还落荒亭暮。

复制 蒋宏宪 《揽胜亭感旧》

陈贤良墓

形式:

先生天下士,荒冢水边村。 髡奴识宝气,神剑辞泉阍。 千载有遗恨,一抔空断魂。 青苗曾抗疏,高义动乾坤。

复制 蒋恺 《陈贤良墓》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