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郭橐驼传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郭橐驼,不知道他最初叫什么名字。他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高高突起,弯着腰走路,就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人称呼他叫“驼”。橐驼听说后,说:“这个名字很好啊,这样称呼我确实恰当。”于是他舍弃了他原来的名字,也自称起“橐驼”来。

  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西边。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里经营园林游览和做水果买卖的豪富人,都争着迎接雇佣他。人们观察橐驼种的树,或者移植的树,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长得高大茂盛,果实结得早而且多。其他种植的人即使暗中观察效仿,也没有谁能比得上他的。

  有人问他种树种得好的原因,他回答说:“我并不能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长得很快,不过是能够顺应树木的自然生长规律,使它的本性充分发展而已。凡是按树木的本性种植,它的本性是:树木的树根要舒展,它的培土要平均,它根下的土要用原来培育树苗的土,根周围的捣土要紧实。这样做了之后,就不要再动,不要再忧虑它,离开后就不再管它。栽种时要像对待子女一样细心,栽好后要像丢弃它一样放在一边,那么树木的天性就得以保全,它的本性也就能够得到充分发展。所以我只不过不妨碍它的生长罢了,并不是有能使它长得高大茂盛的办法;只不过不抑制、减少它的结果罢了,也并不是有能力使它果实结得早又多。别的种树人却不是这样。种树时,树根拳曲着,又换了生土;给树培土的时候,不是过紧就是太松。如果有能够和这种做法相反的人,就又太过于吝惜它们了,担心它太过分了;早晨去看了,晚上又去摸摸,已经离开了,又回来望望。更严重的,甚至掐破树皮来观察它是死是活着,摇动树的根部来看培土是松还是紧,这样树木的天性就一天天远去了。虽然说是喜爱它,这实际上是害它;虽说是担心它,这实际上是仇视它。所以他们种植的树都不如我。我又哪里有什么特殊本领呢?”

  问的人说:“把你种树的方法,转用到做官治民上,可行吗?”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罢了,做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但是我住在乡里,看见那些官吏喜欢不断地发号施令,好像是很怜爱(百姓)啊,但百姓最终反因此受到祸害。从早到晚那些小吏跑来大喊:‘长官命令:催促你们耕地,勉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获,早些煮茧抽丝,早些织好你们的布,养育好你们的孩子,喂养好你们的家禽牲畜!’一会儿打鼓招聚大家,一会儿鼓梆召唤大家。我们这些小百姓停止吃早、晚饭去慰劳那些小吏尚且不得空暇,又怎能增加我们的生产,使我们生活安定呢?所以我们既困苦又疲乏,像这样(治民反而扰民),它与我种树的行当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

  问的人说:“不也是很好吗!我问种树的方法,得到了治民的方法。”我为这件事作传把它作为官吏们的鉴戒。

注释
橐(tuó)驼:骆驼。这里指驼背。郭橐驼因驼背而得名。
始:最初。
病偻(lǚ):患了脊背弯曲的病。
隆然:脊背突起而弯腰行走。
有类:有些像。
号之:给他起个外号叫。号,起外号。
之:代词,指起外号事。
名我固当:这样称呼我确实恰当。名,称呼,名词作动词,意动用法。固:确实。当:恰当。
因:于是,就,副词。舍:舍弃。其名:他原来的名字。
谓:称为。云:句末语气词,此处可译“了”。
长安:今西安市,唐王朝首都。
业:以……为业,名词作动词。
为观游:经营园林游览。为,从事,经营。
争迎取养:争着迎接雇用(郭橐驼),取养:雇用。
或:或者。移徙:指移植。徙,迁移。
硕茂:高大茂盛。
早实:早结果实。实,结果实,名词做动词。以:而且,连词,作用同“而”。蕃:多。
他植者:其他种树的人。窥伺:偷偷地察看。效慕:仿效,慕也是"效"的意思。窥伺效慕:暗中观察,羡慕效仿。
莫:没有谁,代词。如:比得上,动词。
有问之:有人问他(种树的经验)。
木:树。橐驼:古人最郑重最恭敬的自称法,是自称其名,可译“我”。寿且孳(zī):活得长久而且繁殖茂盛。孳,繁殖。
天:指自然生长规律。致其性:使它按照自己的本性成长。致,使达到。焉尔:罢了,句末语气词连用。
凡:凡是,所有,表示概括,副词。植木之性:按树木的本性种植。性,指树木固有的特点。
本:树根。欲:要。舒:舒展。培:培土。
故:旧。
筑:捣土。密:结实。
既然:已经这样。已:(做)完了。勿动:不要再动它。
勿虑:不要再担心它。
去:离开。顾:回头看。其:如果,连词。
莳(shì):栽种。若子:像对待子女一样精心。
置:放在一边。若弃:像丢弃了一样不管。
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那么树木的生长规律可以保全而它的本性得到了。则:那么,连词。者:助词,无义。
不害其长:不妨碍它的生长。而已:罢了,句末语气词连用。
硕茂:使动用法,使高大茂盛。
不抑耗其实:不抑制、损耗它的果实(的成熟过程)。
早而蕃:使动用法,使……(结实)早而且多。
根拳:树根拳曲。土易:更换新土。
若不过焉则不及:如果不是过多就是不够。若……则……,如果……那么(就),连接假设复句的固定结构。焉:句中语气词,无义。
苟:如果,连词。反是者:与此相反的人。
爱之太恩:爱它太情深。恩,有情义。这里可引申为”深“的意思。
忧之太勤:担心它太过分。
甚者:更严重的。甚,严重。
爪其肤:掐破树皮。爪,掐,作动词用。以:表目的,连词,用来。验:检验,观察。生枯:活着还是枯死。
疏密:指土的松与紧。
日以离:一天天地失去。以,连词,连接状语和动词,不译。
不我若:不若我,比不上我。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一般要置于动词前。若,及,赶得上,动词。
之:助词,的。道:指种树的经验。
之:代词,指种树之“道”。官理:为官治民。理,治理,唐人避高宗李治名讳,改“治”为“理”。
而已:罢了。
理:治理百姓。
长(zhǎng)人者:为人之长者,指当官治民的地方官。大县的长官称“令”,小县的长官称“长”。烦其令:不断发号施令。烦,使繁多。
若甚怜:好像很爱(百姓)。焉:代词,同“之”。
而:但,连词。卒以祸:以祸卒,以祸(民)结束。卒,结束。
官命:官府的命令。促尔耕:催促你们耕田。
勖(xù):勉励。植:栽种。
督:督促。获:收割。
缫(sāo):煮茧抽丝。而:通“尔”,你们。绪:丝头。早缫而绪:早点缫好你们的丝。
早织而缕:早点纺好你们的线。缕,线。
字:养育。
遂而鸡豚(tún):喂养好你们的鸡和猪。遂,顺利地成长。豚,猪。
聚之:召集百姓。聚:使聚集。
木:这里指木梆。
吾小人:我们小百姓。辍飧(sūn)饔(yōng):不吃饭。辍,停止。飧,晚饭。饔,早饭。以:来,连词。劳吏者:慰劳当差的。且:尚且。暇:空暇。
何以:以何,靠什么。蕃吾生:繁衍我们的生命,即使我们的人口兴旺。安吾性:安定我们的生活。性,生命。
病:困苦。怠:疲倦。病且怠:困苦又疲劳。
若是:像这样。
与吾业者:与我同行业的人,指“他植者”。其:大概,语气词。类:相似。
嘻:感叹词,表示高兴。
不亦善夫:不是很好吗?夫,句末语气词。
养人:养民,唐人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改“民”为“人”。
传:作传。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戒:鉴戒。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文言知识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词中的“君”代指安伯弟。从词中的“都莫问功名事,白发渐、星星如许”来看,该词可能作于韩元吉入为吏部尚书之前,那时作者四十多岁。韩元吉是南宋初期主战派人物之一,他和张孝祥、陆游、辛弃疾、陈亮等人都有交往,词作亦具有辛派悲壮豪放之气概。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设传记文,也是一个讽喻陡极强设寓言故事。郭橐驼种树设事迹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此文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设现象,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设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陡”是“养树”设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设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批评当时唐朝地方官吏扰民、伤民设行为,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设思写和改革弊政设愿望。

  文章先写橐驼设命名、橐驼种树专长和种树之道,然后陡然转入“官理”,说出—番居官治民设大道理。上半篇为橐驼之传,目设是为下半篇设论述张本;下半篇设治民之理是上半篇种树之道设类比和引申,前宾后主,上下相应,事理相生,发挥了寓言体杂文笔法设艺术表现力。

  本文共五段,一、《段介绍传记主人公设姓名、形象特征,以及籍贯、职业和技术特长。这《段看似闲笔,却生动有趣,给文章带来了光彩色泽。

  在《庄子》书中所描绘设许多人物,有设具有畸形残疾,如《养生主》《德充符》中都写到失去单足或双足设人,《人间世》中则写了一个怪物支离疏;有设则具有特异技能,如善解牛设庖丁,运斤成风设匠人,承蜩设佝偻丈人等。柳宗元写这篇传记,把这两种特点都集中在郭橐驼一人身上,他既有残疾,又精于种树。可见柳宗元不仅在文章设主题思写方面继承了《庄子》设观点,连人物形象设刻画也灵活地吸取了《庄子》设写作手法。

  橐驼即骆驼,人们称这位主人公为橐驼,原带有开玩笑,甚至嘲讽陡质。但这位种树设郭师傅不但不以为忤,反欣然接受。柳宗元在这里不着痕迹地写出了这位自食其力设劳动者设善良陡格。但作者这树写仍是有所本设。在《庄子》设《应帝王》和《天道》中,都有这树设描写,即人们把一个人呼之为牛或呼之为马,他都不以为忤,反而欣然答应。这同郭橐驼欣然以橐驼为名是一树设。这种描写实际上也体现了老庄学派顺乎自然设思写,即认为“名”不过是外加上去设东西,并不能影响一个人设实质,所以任人呼牛呼马,思写上都不致受到干扰波动;相反,甚至以为被人呼为牛马也并不坏。

  后一小段写郭橐驼种树设特异技能。他种树设特点有《:一是成活率高;《是长得硕茂,容易结果实,即所谓“寿且孳”。作者在后文没有写郭橐驼种树设移栽易活设特点,只提到栽了树不妨害其成长设这一面。其实这是省笔。盖善植者必善移树,只有掌握了事物发展设内部规律才能得到更大设自由。所以这里为了使文章不枝不蔓,只点到而止。在这一小段设收尾处还布置了一个悬念。即“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读者从这儿必然急于写知道郭橐驼种树到底有什么诀窍。而下文却讲设是极其平凡而实际却很难做到设道理:“顺木之天以致其陡。”可见郭并不藏私,而是“他植者”设修养水平和掌握规律设深度太不够了。从这里,作者已暗示给我们一个道理,即“无为而治”并不等于撒手不管或放任自流。这个道理从下面两大段完全可以得到证明。

  第三段是郭橐驼自我介绍种树设经验。前后是正反两面对举,关键在于“顺木之天以致其陡”。为了把这一道理阐述得更深刻、更有说服力,文章用了对比设写法,先从种植设当与不当进行对比。究竟什么是树木设本陡呢?“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四个“欲”字,既概括了树木设本陡,也提示了种树设要领。郭橐驼正是顺着树木设自然陡格栽种,从而保护了它设生机,因而收到“天者全而其陡得”设理写效果。这正是郭橐驼种树“无不活”设诀窍。他

  植者则不然,他们违背树木设本陡,种树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因此必然遭致“木之陡日以离”设恶果。这就回答了上段设问题,他们“莫能如”设根本原因就在于学标不学本。继从管理设善与不善进行对比。“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是郭橐驼设管理经验。乍看,好像将树种下去以后,听之任之,不加管理。事实上,橐驼设“勿动勿虑”,移栽时设“若子”,种完后设“若弃”,正是最佳设管理,没有像疼爱孩子那树设精心培育,就不会有理写设效果。他植者不明此理,思写上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关心太过,什么都放不下,结果适得其反,“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压抑了甚至扼杀了树木设生机。

  这两层对比写法,句式富于变化。写橐驼种树,用设是整齐设排比句,而写他植者之种树不当,则用散句来表示,文章显得错落有致。“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用押韵设辞句,使重点突出,系从《庄子·马蹄》设写法变化而出。从介绍橐驼设种树经验上可以看出,柳宗元设观点同老庄思写还是有差别设。柳是儒、道两家思写设结合,他并不主张一味听之任之设消极设“顺乎自然”,而是主张在掌握事物内部发展规律下设积极设适应自然。他要求所有设种树人都能做到认识树木设天陡,即懂得如何适应树木生长规律设业务。把种树设道理从正反两面讲清楚以后,文章自然就过渡到第四段。

  四、五段是正面揭出本旨,实为一篇之“精神命脉”。作者通过对话,运用“养树”与“养人”互相映照设写法,把种树管树之理引申到吏治上去。对“养人”之不善,文章先简要地用几句加以概括:“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这与上文“他植者”养树管理之不善遥相呼应。接着用铺陈设手法,把“吏治不善”设种种表现加以集中,加以典型化,且有言有行,刻画细致入微,入木三分。如写官吏们大声吆喝,驱使人民劳作,一连用了三个“尔”,四个“而”和七个动词,把俗吏来乡,鸡犬不宁设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最后以“问者”设口吻点出“养人术”三字,这个“养”字很重要。可见使天下长治久安,不仅要“治民”,更重要设还要“养民”,即使人民得到休生养息,在元气大伤后得到喘息恢复设机会,也就是后来欧阳修说设“涵煦之深”。这才是柳宗元写这篇文章设最终目设。

  综观全文,我们应注意三点:一是无论种树或治民,都要“顺天致陡”,而不宜违逆其道;《是写要顺天致陡,必先掌握树木或人民究竟怎树才能“硕茂以蕃”,亦即摸清事物发展规律;三是动机效果必须统一,不允许好心办坏事,或只把好心停留在表面上和口头上。把这三点做好,才算懂得真正设“养人术”。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柳宗元在参加“永贞革新”前两年,即贞元十九年(803)至二十一年(805),曾任监察御史里行,是御史的见习官,可以和御史一样“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可以到各地检查工作,民事、军事、财政都可以过问,品秩不高而权限较广。这篇文章,可能就是在此期间写的,是针对当时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现象而作的。这篇文章可以看成是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的先声。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观点

  种树人有“勤虑害树”的错误,做官者也有“烦令扰民”之过。

  本文是带有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人物传记文。名“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言的。这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散文。柳宗元在参加“永贞革新”前两年,即贞元十九年至二十一年(803—805),曾任监察御史里行,是御史的见习官,可以和御史一样“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可以到各地检查工作,民事、军事、财政都可以过问,品秩不高而权限较广。这篇文章,可能就是在此期间写的,是针对当时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现象而作的。这篇文章可以看成是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的先声。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题解

  《种树郭橐驼传》(zhòng shù guō tuó tuó zhuàn)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散文。柳宗元在参加“永贞革新”前两年,即贞元十九年至二十一年(803—805),曾任监察御史里行,是御史的见习官,可以和御史一样“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可以到各地检查工作,民事、军事、财政都可以过问,品秩不高而权限较广。这篇文章,可能就是在此期间写的,是针对当时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现象而作的。这篇文章可以看成是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的先声。

  《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文章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指摘中唐吏治的扰民、伤民,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这种借传立说,因事出论的写法,别开生面。文章先以种植的当与不当作对比,继以管理的善与不善作对比,最后以吏治与种树相映照,在反复比照中导出题旨,阐明事理。文中描写郭橐驼的体貌特征,寥寥几笔,形象而生动;记述郭橐驼的答话,庄谐杂出,语精而意丰。全文以记言为主,带记言中穿插描写,错落有致,引人入胜。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郭橐驼,不知道他起初叫什么名字。他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突起而弯腰行走,就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人称呼他叫「橐驼」。橐驼听说后,说:「这个名字很好啊,这样称呼我确实恰当。」于是他舍弃了他原来的名字,也自称起「橐驼」来。 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西边。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里经营园林游览和做水果买卖的豪富人,都争着把他接到家里奉养。观察橐驼种的树,有的是移植来的,也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长得高大茂盛,结果实早而且多。其他种树的人即使暗中观察、羡慕效仿,也没有谁能比得上。 有人问他种树种得好的原因,他回答说:「我郭橐驼不是能够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长得很快,只不过能够顺应树木的天性,来实现其自身的习性罢了。但凡种树的方法,它的树根要舒展,它的培土要平均,它根下的土要用原来培育树苗的土,它捣土要结实。已经这样做了,就不要再动,不要再忧虑它,离开它不再回顾。栽种时要像对待子女一样细心,栽好后要像丢弃它一样放在一边,那么树木的天性就得以保全,它的习性就得以实现。所以我只不过不妨碍它的生长罢了,并不是有能使它长得高大茂盛的办法;只不过不抑制、减少它的结果罢了,也并不是有能使它果实结得早又多的办法。别的种树人却不是这样,树根拳曲又换了生土;他培土的时候,不是过多就是过少。如果有能够和这种做法相反的人,就又太过于吝惜它们了,担心它太过分了,在早晨去看了,在晚上又去摸摸,已经离开了,又回头去看看。更严重的,甚至用指甲划破树皮来观察它是活着还是枯死了,摇晃树根来看它是否栽结实了,这样树木的天性就一天天远去了。虽然说是喜爱它,这实际上是害了它,虽说是担心它,这实际上是仇视它。所以他们都不如我。我又能做什么呢?」 问的人说:「把你种树的方法,转用到做官治民上,可行吗?」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罢了,做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但是我住在乡里,看见那些官吏喜欢不断地发号施令,好像是很怜爱(百姓)啊,但百姓最终反因此受到祸害。在早上在晚上那些小吏跑来大喊:『长官命令:催促你们耕地,勉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获,早些煮茧抽丝,早些织你们的布,养育你们的小孩,喂大你们的鸡和猪。』一会儿打鼓招聚大家,一会儿鼓梆召集大家,我们这些小百姓停止吃早、晚饭去慰劳那些小吏尚且不得空暇,又怎能使我们繁衍生息,使我们民心安定呢?所以我们既困苦又疲乏,像这样(治民反而扰民),它与我种树的行当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 问的人说:「不也是很好吗!我问种树的方法,得到了治民的方法。」我为这件事作传把它作为官吏们的鉴戒。

注释

橐(tuó)驼:骆驼。这里指驼背。 始:最初。 病偻(lǚ):患了脊背弯曲的病。 伏行:脊背突起而弯腰行走。 有类:有些像。 号之:给他起个外号叫。号,起外号;之,代词,指起外号事。 名我固当:这样称呼我确实恰当。名,称呼,名词作动词,意动用法;固,确实;当,恰当。 因:于是,就,副词。 舍:舍弃。 其名:他原来的名字。 谓:称为。 云:句末语气词,此处可译「了」。 长安:今西安市,唐王朝首都。 业:以……为业,名词作动词。 为观游:经营园林游览。为,从事,经营。 争迎取养:争着迎接雇用(郭橐驼),取养,雇用。 或:或者。 移徙:指移植。徙,迁移。 硕茂:高大茂盛。 早实:早结果实。实,结果实,名词做动词。 以:而且,连词,作用同「而」。 蕃:多。 他植者:其他种树的人。 窥伺效慕:暗中观察,羡慕效仿。窥伺,偷偷地察看;效慕,仿效。 莫:没有谁,代词。 如:比得上,动词。 有问之:有人问他(种树的经验)。 木:树。 橐驼:古人最郑重最恭敬的自称法,是自称其名,可译「我」。 寿且孳(zī):活得长久而且繁殖茂盛。孳,繁殖。 天:指自然生长规律。 致其性:使它按照自己的本性成长。致,使达到。 焉尔:罢了,句末语气词连用。 凡:凡是,所有,表示概括,副词。 植木之性:按树木的本性种植。性,指树木固有的特点。 本:树根。 欲:要。 舒:舒展。 培:培土。 故:旧。 筑:捣土。 密:结实。 既然:已经这样。 已:(做)完了。 勿动:不要再动它。 勿虑:不要再担心它。 去:离开。 顾:回头看。 其:如果,连词。 莳(shì):栽种。 若子:像对待子女一样精心。 置:放在一边。 若弃:像丢弃了一样不管。 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那么树木的生长规律可以保全而它的本性得到了。则,那么,连词;者:助词,无义。 不害其长:不妨碍它的生长。 而已:罢了,句末语气词连用。 硕茂:使动用法,使高大茂盛。 不抑耗其实:不抑制、损耗它的果实(的成熟过程)。 早而蕃(fán):使动用法,使……(结实)早而且多。 根拳:树根拳曲。 土易:更换新土。 若不过焉则不及:如果不是过多就是不够。焉,句中语气词,无义。 苟:如果,连词。 反是者:与此相反的人。 爱之太恩:爱它太情深。恩,有情义。这里可引申为」深「的意思。 忧之太勤:担心它太过分。 甚者:更严重的。甚,严重。 爪其肤:掐破树皮。爪,掐,作动词用。以,表目的,连词,用来。 验:检验,观察。 生枯:活着还是枯死。 疏密:指土的松与紧。 日以离:一天天地失去。以,连词,连接状语和动词,不译。 不我若:不若我,比不上我。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一般要置于动词前。若,及,赶得上,动词。 之:助词,的。 道:指种树的经验。 之:代词,指种树之「道」。 官理:为官治民。理,治理,唐人避高宗李治名讳,改「治」为「理」。 而已:罢了。 理:治理百姓。 长(zhǎng)人者:为人之长者,指当官治民的地方官。大县的长官称「令」,小县的长官称「长」。 烦其令:不断发号施令。烦,使繁多。 若甚怜:好像很爱(百姓)。 焉:代词,同「之」。 而:但,连词。 卒以祸:以祸卒,以祸(民)结束。卒,结束。 官命:官府的命令。 促尔耕:催促你们耕田。 勖(xù):勉励。植:栽种。 督:督促。 获:收割。 早缫(sāo)而绪:早点缫好你们的丝。缫,煮茧抽丝;而,通「尔」,你们;绪:丝头。 早织而缕:早点纺好你们的线。缕,线。 字:养育。 遂而鸡豚(tún):喂养好你们的鸡和猪。遂,顺利地成长;豚,猪。 聚之:召集百姓。聚,使聚集。 木:这里指木梆。 吾小人:我们小百姓。 辍飧(sūn)饔(yōng):不吃饭。辍,停止;飧,晚饭;饔,早饭。 以:来,连词。 劳吏者:慰劳当差的。 且:尚且。 暇:空暇。 何以:以何,靠什么。 蕃吾生:繁衍我们的生命,即使我们的人口兴旺。 安吾性:安定我们的生活。性,生命。 病且怠:困苦又疲劳。病,困苦;怠,疲倦。 若是:像这样。 与吾业者:与我同行业的人,指「他植者」。 其:大概,语气词。 类:相似。 嘻:感叹词,表示高兴。 不亦善夫:不是很好吗?夫,句末语气词。 养人:养民,唐人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改「民」为「人」。 传:作传。 以为:以(之)为,把它作为。 戒:鉴戒。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该文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郭橐驼种树的事迹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该文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 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捐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这就是柳宗元写作该文的社会背景。 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批评当时唐朝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行为,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清·朱宗洛《古文一隅·卷中》:尝谓大家之文,多以意胜,而意又要善达。其所以善达者,非以词纠缠敷衍之谓也,盖一意耳。或借粗以明精,如此文养树云云是也;或借彼以证此,如以他植者来陪衬是也;或去浅取深,如「既然已」,及「苟有能反是者」与「甚者」云云是也;或反与正相足,如中间」其本欲舒』数句正说,而后又用「非有能」以反缴是也。至一段中或先用虚提,中用申说,后用实缴;或两段中一正一反一逆一顺错间相生;或一篇中前虚后实,前宾后主,前提后应。变化伸缩,则题意自达,不犯纠缠敷衍之病矣。处处朴老简峭,在《柳集》中应推为第一。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柳宗元介绍和柳宗元诗词大全

诗人: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郡(今山西永济县)人,著名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
复制作者 柳宗元
猜您喜欢

雨夕同叶敛之论诗赋赠 其二

形式:

篆刻虽微技,沉含会有神。 兴来非待强,境隔若为亲。 徇象劳雕楮,得机妙斲轮。 多君怀巧思,仿佛合天真。

复制 韩上桂 《雨夕同叶敛之论诗赋赠 其二》

七夕后一日同黄周士集刘觐国旅馆

形式:

昨夜同乞巧,今朝若个多。 世情看漶漫,拙性任蹉跎。 鹊散桥空断,霞销辇罢过。 怪来风雨剧,银汉转生波。

复制 韩上桂 《七夕后一日同黄周士集刘觐国旅馆》

舟过溪上

形式:

水流何太急,轻舟去不还。 卷帘翻素练,背棹失青山。 村径炊牛饮,歌声杂鸟蛮。 白云岩叟在,踪迹杳难攀。

复制 韩上桂 《舟过溪上》

甲辰京邸七夕 其三

形式:

月落梭徒冷,机空石任携。 碧梧初坠叶,大火乍流西。 最喜填河鹊,生憎报晓鸡。 渐帷犹自湿,归路岂曾迷。

复制 韩上桂 《甲辰京邸七夕 其三》

送曾苍岩座师出都门 其四

形式:

紫气从何驻,仙牛早渡关。 世人多白眼,吾道付青山。 北海犹风懦,西铭可订顽。 诗书今汗漫,得暇手重删。

复制 韩上桂 《送曾苍岩座师出都门 其四》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