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馀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
堕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太阳已高高升起睡意依然很浓,这时军将敲门把我从梦中惊醒。 口称是孟谏议派他前来送书信,还有包裹用白绢斜封加三道印。 我打开书信宛如见了谏议的面,翻检包裹有圆圆的茶饼三百斤。 听说每到新年茶农采茶进山里,褶虫都被惊动春风也开始吹起。 因为天子正在等待品尝阳羡茶,白草都不敢先于茶树贸然开花。 和风吹起来茶树好像长出蓓蕾,原来是春天之前发出的黄嫩芽。 摘下新鲜的茶芽烘焙随即封裹,这种茶叶品位极好很少见到它。 茶叶供奉皇帝之馀还献给王公,怎么还能够送到我这山人之家。 我关上柴门室中没有一位俗客,头上戴着纱帽来给自己煎茶吃。 碧绿的茶水上面热气蒸腾不断,茶汤里细沫漂浮白光凝聚碗面。 喝第一碗唇喉都湿润,喝第二碗去掉了烦闷。 第三碗刮干我的胃肠,最后留下的只有文字五千卷。 第四碗后发出了轻汗,平生遇见的不平之事,都从毛孔中向外发散。 第五碗骨健又兼身清,第六碗好似通了仙灵。 第七碗已经吃不得了,只觉得两腋下微风吹拂要飞升。 蓬莱山,在何处? 我玉川子,要乘此清风飞向仙山去。 山上群仙掌管人间土,高高在上与人隔风雨。 哪里知道有千百万百姓的生命,堕在山巅悬崖受辛苦! 顺便替谏议探问百姓,到头来能得到喘息否?

注释

走笔:谓挥毫疾书。 孟谏议:即孟简,生平不详。谏议,朝廷言官名。 打门:叩门。 周公:指睡梦。《论语·述而》:“子曰:甚矣吾衷也,久矣,吾不复梦周公!”后代即把梦周公作为睡梦的代称。 “白绢斜封三道印”句:言军将带来一包白绢密封并加了三道泥印的新茶。 开缄:打开信。 宛见:如见。 月团:指茶饼。茶饼为圆状,故称。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句:言采茶人的辛苦。蛰虫,蛰伏之虫,如冬眼的蛇之类。 阳羡:地名,古属今江苏常州。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古人论茶,唯言阳羡、顾渚、天柱、蒙顶之类。”《茶事拾遗》:“(张芸叟)云:有唐茶品,以阳羡为上。” “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句:意谓天子的“仁德”之风,使茶树先萌珠芽,抢在春天之前就抽出了金色的嫩蕊。琲瓃,珠玉,喻茶之嫩芽。 “至尊之馀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句:意谓这样的珍品茶,本应是天子王公大人享受的,现在竟到了我这样的山野人家来了。 纱帽笼头:纱帽于隋唐以前为贵胄官吏所用,隋唐时则为一般士大夫的普通服饰。有时亦指普通人的纱巾之类。葛长庚《茶歌》:“文正范公对茶笑,纱帽笼头煎石铫。”明文徵明《煎茶》:“山人纱帽笼头处,禅榻风花绕鬓飞。” 碧云:指茶的色泽。 风:指煎茶时的滚沸声。 白花:指煎茶时浮起的泡沫。 吻:唇。 蓬莱山:神话传说中的仙山。 司:统率。 苏息:困乏后得到休息。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是唐代诗人卢仝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作品。此诗内容可分为三部分。开头写谢谏议送来的新茶,至精至好至为稀罕,这该是天子、王公、贵人才有的享受,如何竟到了山野人家,似有受宠若惊之感。中间叙述煮茶和饮茶的感受。由于茶味好,所以一连吃了七碗,吃到第七碗时,觉得两腋生清风,飘飘欲仙,写得极其浪漫。最后,忽然笔锋一转,转入为苍生请命,希望养尊处优的居上位者,在享受这至精好的茶叶时,知道它是无数茶农冒着生命危险,攀悬在山崖峭壁之上采摘来的。诗人期待茶农们的苦日子能有尽头,诗里蕴含着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刻同情。全诗奇谲特异,句式长短不拘,错落有致,行文挥洒自如,直抒胸臆,一气呵成。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杨万里《诚斋诗话》:东坡《煎茶》诗云:“枯肠未易禁三碗,卧听山城长短更。”又翻却卢仝公案。仝吃到七碗,坡不禁三碗。 葛立方《韵语阳秋》:茶山居湖、常二州之间,修贡则两守相会山椒,有境会亭,基尚存。卢仝《谢孟谏议茶诗》:“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是已。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艺苑雌黄》云:“玉川子有《谢孟谏议惠茶歌》,范希文亦有《斗茶歌》,此二篇皆佳作也,殆未可以优劣论。然玉川歌云:‘至尊之馀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而希文云:‘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若论先后之序,则玉川之言差胜。”苕溪渔隐曰:《艺苑》以卢、范二篇茶歌皆佳作,未可优劣论……余谓玉川之诗,优于希文之歌,玉川自出胸臆,造语稳贴,得诗人句法:希文排比故实,巧欲形容,宛成有韵之文,是果无优劣邪? 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说得送茶、饮茶、谢茶,宛转透彻,气之一往,如三峡水倒流,九疑云百变,此最诗人快境。末段慧想尤爽,握管如椽,横睇千古。周启琦曰:诗话云:诗人有诗才,亦有诗胆。胆有大有小,每于诗中见之,刘禹锡题九日诗,欲用“糕”字,乃谓六经无糕字,遂不敢用。后人作诗嘲之,盖以其诗胆小也。六经原无“碗”字,而玉川子《茶歌》连用七个碗字,遂为名言,是其诗胆大也。 毛先舒《诗辩坻》:陈后主《独酌瑶》。时陆瑜、沈炯俱作之,词颇入俚,便是玉川《饮茶》所祖。 黄子云《野鸿诗的》:至“七碗吃不得也”句,又令人流汗发呕。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卢仝介绍和卢仝诗词大全

诗人:卢仝

唐代诗人,汉族,初唐四杰卢照邻嫡系子孙。出生地河南济源市武山镇思礼村,祖籍范阳,河北省涿州市。早年隐少室山,后迁居洛阳。自号玉川子,破屋数间,图书满架;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不愿仕进。性格狷介......
复制作者 卢仝
猜您喜欢

甲辰除夕杂咏七首 其一

形式:

爆竹声中又一年,光阴三十箭离弦。 莱衣戏作儿童舞,博得高堂压岁钱。

复制 林朝崧 《甲辰除夕杂咏七首 其一》

次韵谢家载昭惠紫含笑一本二首 其二

形式:

珍重携锄槛外栽,娟娟泣露紫苞开。 吴宫阿玉烟销久,今夜香魂步月来。

复制 林朝崧 《次韵谢家载昭惠紫含笑一本二首 其二》

前年有抚松居士者,与余唱和甚多,后知为社友陈君沧玉所托名,戏为四绝句寄赠 其三

形式:

空吟下里和阳春,耳热偏忘刻羽人。 远愧延陵吴季子,国风十五识歌陈。

复制 林朝崧 《前年有抚松居士者,与余唱和甚多,后知为社友陈君沧玉所托名,戏为四绝句寄赠 其三》

前年有抚松居士者,与余唱和甚多,后知为社友陈君沧玉所托名,戏为四绝句寄赠 其四

形式:

龙媒本是渥洼种,一见吾能识彩毛。 牝牡不分君莫笑,古来亦有九方皋。

复制 林朝崧 《前年有抚松居士者,与余唱和甚多,后知为社友陈君沧玉所托名,戏为四绝句寄赠 其四》

效阮公咏怀三首 其一

形式:

海外有九州,域中非一姓。 王风久已颓,霸图日相竞。 报怨吴入越,据要楚取郑。 秦强六国惧,晋微五胡盛。 于戈方北伐,玉帛又南聘。 纷纷长不已,扰扰宁有竟! 春、陵各养士,苏、张争秉政。 君子则不然,龙潜乐天命。

复制 林朝崧 《效阮公咏怀三首 其一》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