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永嘉绿嶂山

裹粮杖轻策,怀迟上幽室。
行源径转远,距陆情未毕。
澹潋结寒姿,团栾润霜质。
涧委水屡迷,林迥岩逾密。
眷西谓初月,顾东疑落日。
践夕奄昏曙,蔽翳皆周悉。
蛊上贵不事,履二美贞吉。
幽人常坦步,高尚邈难匹。
颐阿竟何端,寂寂寄抱一。
恬如既已交,缮性自此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准备好食物拿起手杖,蜿蜒曲折的爬上风景清幽之地。 沿着小路向溪流的源头越走越远,到了上岸的地方沿溪而游的兴致还十分浓厚。 水波微微动荡的样子凝结成孤寒的姿色,竹子经霜愈见青翠光润。 涧水弯曲故屡屡不辨水流的去向,丛林深远岩石也越来越密。 朝西看密林中漏下的落日余光斑斑驳驳令人怀疑可能已是夜晚,再向东看,岩壁上隐现出昏黄的月色,又使他怀疑是夕阳正在沉落。 从早到晚,一会儿就过去了,山岩和林木的最隐蔽幽深之处都已经完全熟悉了。 虽然身在仕途,但却不为所累,在永嘉太守任上游玩其乐无穷,人能守正道而不自乱则吉。 我自己经常安然地步行,都难以与绵邈的高尚相匹敌。 颐阿之间本来相差很远,但在老子看来,却并没有多少区别。 恬静和智慧既然已经有了,涵养本性就是从此处变现出来的。

注释

绿嶂山:在永嘉城北,一名青嶂山,上有大湖。 裹粮:准备好食物。 仗轻策:拿起轻便的手杖。 怀迟:犹逶迤,迂回曲折貌。 幽室:石室,山洞。此指风景清幽之地。 行源:溯流而上,向溪流的源头前进。 径:小路。 距陆:到上岸处。 情未毕:意谓沿溪而游的兴致还十分浓厚。 澹潋(dànliàn):水波微微动荡的样子。 结:凝结。 团栾(luán):犹檀栾。竹秀美貌,这里指代竹。 润霜质:谓竹性耐寒,经霜愈见青翠光润。 涧(jiàn)委:涧水弯曲。 水屡迷:谓因为涧流弯曲,故屡屡不辨水流的去向。 林迥(jiǒng):丛林深远。 眷(juàn):眷顾,细细观看。 顾:回顾,回头看。 奄昏曙(shǔ):谓从早到晚,一会儿就过去了。 蔽翳(bìyì):指山岩和林木的最隐蔽幽深之处。 周悉:完全熟悉。 蛊(gǔ)上:指《易经·蛊卦》上九。句用《易·蛊》“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之意,意谓虽然身在仕途,但却不为所累。 履二:指《易经·履卦》九二。此句用《易·履》“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之意,说明在永嘉太守任上优游的乐趣。 贞吉:谓人能守正道而不自乱则吉。 幽人:指隐者,诗人自称。 坦步:安然地步行。 颐(yí)阿:应诺与呵责,指善良与罪恶。或谓颐阿即伊我,你我之间,借指不事王侯的隐士和凡夫俗子。 何端:有何区别。这句意谓颐阿之间本来相差很远,但在老子看来,却并没有多少区别。 寄抱一:将思想感情寄托于玄理。抱一,道家谓专精固守不失其道。一,指道。 恬如:恬静和智慧。 缮(shàn)性:即涵养本性之意。以上二句概括《庄子·缮性》篇的主要思想,说明自己已经得到本性的自然,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这首诗虽然多了一个语言晦涩乏味的“玄言尾巴”,但它不仅模山范水方面极为生动、清新,而且对于游历的过程、时间,地点、心情,都交待得明白清晰,表现出一种登涉之趣。因此,读者读这首诗,仍然会在不知不觉中跟随着诗人攀岩泛流,徜徉于山光水色之中,从而获得与大自然交感会通的审美上的愉悦。谢灵运的山水诗多采取纪游的写法。其章法结构,大抵是先纪游,继写景,最后兴情悟理。此诗即采取这种井然的推展次序。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谢灵运介绍和谢灵运诗词大全

诗人:谢灵运

谢灵运,原名公义,字灵运,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儿,世称谢客。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旅行家。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生于会稽始宁(今绍兴市嵊州市)。出身陈郡谢氏,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秘书郎谢......
复制作者 谢灵运
猜您喜欢

神农本草经 · 下品 · 草部 · 夏枯草

两汉 : 无名氏
形式:

味苦辛、寒。 热瘰疬,鼠瘘,头创,破症,散瘿,结气,脚肿,湿痹,轻身。一名夕句,一名乃东。生川谷。 《名医》曰:一名燕面,生蜀郡,四月采。

复制 无名氏 《神农本草经 · 下品 · 草部 · 夏枯草》
类型:

神农本草经 · 中品 · 木部 · 猪苓

两汉 : 无名氏
形式:

味甘平。 主痎疟,解毒蛊,注。(《御览》作蛀)不祥利水道。久服轻身耐老。(《御览》作能老。)一名猳猪尿。生山谷。 《吴普》曰:猪苓,神农甘,雷公苦无毒。(《御览》引云,如茯芩,或生冤句,八月采。) 《名医》曰:生衡山及济阴冤句,二月八月采,阴干。 案庄子云:豕零,司马彪注,作豕囊云,一名猪苓,根似猪卵,可以治渴。

复制 无名氏 《神农本草经 · 中品 · 木部 · 猪苓》

神农本草经 · 中品 · 兽部 · 羚羊角

两汉 : 无名氏
形式:

味咸寒。 主明目,益气起阴,去恶血注下,辟蛊毒恶鬼不祥,安心气,常不厌寐。生川谷。 《名医》曰:生石城及华阴山,采无时。 案《说文》云:羚大羊而细角。《广雅》云:美皮冷角。《尔雅》云:羚大羊。郭璞云:羚羊似羊而大,角园锐,好在山崖间。陶宏景云:《尔雅》名羱羊。据《说文》云:苋山羊细角也。《尔雅》云:羱如羊。郭璞云:羱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苋即羱正字,然本经羚字,实羚字俗写,当以羚为是《尔雅》释文,引本草作羚。

复制 无名氏 《神农本草经 · 中品 · 兽部 · 羚羊角》

神农本草经 · 中品 · 兽部 · 犀角

两汉 : 无名氏
形式:

味苦寒。 主百毒虫注,邪鬼,障气杀钩吻鸩羽蛇毒,除不迷或厌寐。久服轻身。生山谷。 《名医》曰:生永昌及益州。 案《说文》云:犀南徼外牛,一角在鼻,一角在顶,似豕。《尔雅》云:犀似豕。 郭璞云:形似水牛,猪头大腹,痹脚,脚有三蹄,黑色,三角,一在顶上,一在鼻上,一在额上,鼻上者,即食角也,小而不椭,好食棘,亦有一角者。 《山海经》云:琴鼓之山多白犀。郭璞云:此与辟寒,蠲忿,辟尘,辟暑,诸犀,皆异种也。《范子计然》云:犀角出南郡,上价八千,中三千,下一千。 上兽,中品七种,旧同。

复制 无名氏 《神农本草经 · 中品 · 兽部 · 犀角》

神农本草经 · 中品 · 虫鱼部 · 木虻

两汉 : 无名氏
形式:

味苦平。 主目赤痛,眦伤,泪出,淤血,血闭,寒热酸无子。一名魂常。生川泽。 《名医》曰:生汉中,五月取。 案《说文》云:虻啮人飞虫。《广雅》云:(上匿下虫虫)(虫龙),虻也此省文。《淮南子》齐俗训云:水蚄为(上晦下心)荒。高诱云:青蛉也。又说山训云:虻、散积血。

复制 无名氏 《神农本草经 · 中品 · 虫鱼部 · 木虻》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