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田家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场微细的春雨百草充满生机,一声隆隆的春雷惊蛰节令来临。
种田人家一年能有几天空闲,田中劳作从惊蛰便开始忙碌起来。
年轻力壮的都去田野耕地,场院又改成菜地也整理出来了。
从田中归来常是太阳落山以后,还要牵上牛犊到西边山涧去饮水。
挨饿辛劳农夫们从不叫苦,一场贵如油的春雨降下就使他们充满了喜悦。
粮仓中早已没了往日的存粮,但官府的派差却还无尽无休。
看到农民这样,我这不耕者深感惭愧,我所得的俸禄可都出自这些种田百姓。

注释
田家:农民。
卉(huì):草的总称。
惊蛰(zhé):二十四节气之一。
耕种(gēng zhòng):泛指种田的事。
场圃(pǔ):春天用来种菜,秋天打场的地方。
景:日光。
晏(yàn):晚。
犊(dú):小牛。
劬(qú):过分劳苦。
膏(gāo)泽:谓贵如油的春雨。
禀(lǐn):同“廪”。储存谷物的屋舍。
宿储(sù chǔ):隔夜之粮。
徭役(yáo yì):古时官府向人民摊派的无偿劳动。
惭(cán):羞愧。
不耕(gēng)者:做官的人。
禄食(lù shí):俸禄。
闾(lǘ)里:乡里,泛指民间。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扣住诗题“田家”,从春雨春雷写起,点出春耕。 “微雨”二字写春雨,用白描手法,没有细密的描绘“微雨”,而将重点放在“众卉新”三字上,既写出万木逢春雨的欣欣向荣,又表达了诗人的欣喜之情。“一雷惊蛰始”以民间传说“惊蛰”这天雷鸣,而万虫惊动,来写春耕之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总写农家耕作。“几日闲”更是用反问句式道出了农民劳作的艰辛。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具体写农夫终日忙碌不休的事情。写农忙,既是一年到头,又是从早到晚,可见时间之长;从空间来讲,也是十分广阔的,既有田地、场院、又有菜圃、涧水。另外“俱”字将农夫忙碌无一人轻闲点出,“就理”又写出农夫虽忙,但有条不紊,忙而不乱。这四句是白描手法,语言简明而无雕饰,自然平淡,极炼如不炼。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这二句写出了农民的勤劳朴实。

  “仑廪无宿储,徭役犹未已”在前面铺叙农忙之后,突然转笔写到农夫的无粮与徭役之苦,笔墨虽朴实,但同情之意流注其间,此二句可使读者纵观封建社会农夫被压迫之惨状。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是诗人以观感作结。讲食禄不耕者对衣食父母的农夫们的艰辛劳作而又饥寒的情况惭然生愧。“方惭”二字既是对不劳者的谴责,也是诗人对自己宦游食禄生活的自责。

  诗人在此诗中用通俗易懂的诗句描写了田家的劳碌和辛苦,表达了对其的同情,惭愧官吏的不劳而食。笔法朴实自然,不加渲染夸饰。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德宗兴元元年(784年),诗人任滁州刺史期间,看到春耕时节田家辛勤劳苦的场景,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田园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场微细的春雨百草充满生机,一声隆隆的春雷惊蛰节令来临。 种田人家一年能有几天空闲,田中劳作从惊蛰便开始忙碌起来。 年轻力壮的都去田野耕地,场院又改成菜地也整理出来了。 从田中归来常是太阳落山以后,还要牵上牛犊到西边山涧去饮水。 挨饿辛劳农夫们从不叫苦,一场贵如油的春雨降下就使他们充满了喜悦。 粮仓中早已没了往日的存粮,但官府的派差却还无尽无休。 看到农民这样,我这不耕者深感惭愧,我所得的俸禄可都出自这些种田百姓。

注释

田家:农民。 卉(huì):草的总称。 惊蛰(zhé):二十四节气之一。 耕种:泛指种田的事。 场圃(pǔ):春天用来种菜,秋天打场的地方。 景:日光。 晏(yàn):晚。 犊(dú):小牛。 劬(qú):过分劳苦。 膏(gāo)泽:谓贵如油的春雨。 禀(lǐn):储存谷物的屋舍。 宿储:隔夜之粮。 徭役(yáo yì):古时官府向人民摊派的无偿劳动。 惭:羞愧。 不耕者:做官的人。 禄食(lùshí):俸禄。 闾(lǘ)里:乡里,泛指民间。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观田家》是唐代诗人韦应物所写的一首描写农家生活的五言律诗。该诗语言平实,绝少雕饰,是诗人站在同情人民疾苦的立场上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的揭露与抨击,客观真实地展示了田家生活的凄楚与悲哀。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三:韦诗至处,每在淡然无意,所谓天籁也。 王文濡《历代诗文名篇评注读本》:末二句语含讽讥,结束入神。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韦应物介绍和韦应物诗词大全

诗人:韦应物

韦应物,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
复制作者 韦应物
猜您喜欢

舟次仪征过秋水庵

形式:

真州溪路狭,日色满空林。 忽叩柴关寂,遥知秋水深。 鸟穿幽涧入,藤挂碧云阴。 不见支公返,空余壁上琴。

复制 吴孙杭 《舟次仪征过秋水庵》

题人山居

形式:

人生各有志,忧乐不相如。 名花滋雨后,好鸟爱晴初。 郁郁川原秀,长廊夜月虚。 疏星淡杨柳,清露濯芙蕖。 以是为长策,何妨半亩居。

复制 吴孙杭 《题人山居》

杨椒山公祠

形式:

祠宇重新古驿旁,姓名犹觉满城香。 五奸已褫权臣魄,一疏堪争烈日光。 谢却蚺蛇真有胆,撑将铁骨不随杨。 阶前请铸分宜像,斫地行人共激昂。

复制 吴学濂 《杨椒山公祠》
类型:

达梅耦长令浙东

形式:

廿年卧对敬亭云,名士如君始是真。 太白乐章惊贺监,微之辞句诵宫人。 素衣不受缁尘化,墨绶偏膺白发新。 山水永嘉堪眺览,谢公遗迹未湮沦。

复制 吴学濂 《达梅耦长令浙东》

寒食忆逝 其一

形式:

去年此日买兰桡,薄暮轻阴转石桥。 未到平山明月上,水香深处共闻箫。

复制 吴山 《寒食忆逝 其一》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