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透过清秋的薄雾,传来了采菱姑娘的笑语。
湖面风平浪静,像白色的素绢平铺。
到手的美好风光可别虚负,我在湖上久久留恋,不肯离去。
相交而过的画船上,佳人对我嫣然一笑,是那样的娇妩。
江山确实美如画图,可惜毕竟不是我的家乡,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土?

注释
练:白色的绢绸。
入手:到来。
留连:留恋而徘徊不去。
信美:确实美。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乐府诗中有《江南弄》、《采莲曲》等,表现江南水乡的特有风情。早期的散曲文人多以《小桃红》的曲牌,将乐府的这种风调移植入曲中,曲牌也因而有《平湖乐》的别名。

  秋天是菱角莲蓬的收获季节,水乡姑娘们荡着莲舟,来到湖塘之上,一边劳作,一边笑语喧哗。这种景象本身就充溢着生活之美。妙在作品将它放在“秋烟”也即清秋的晨雾中表现,作为隐隐约约的远景,这种朦胧美令人心旌动荡。诗人自己也荡舟于湖上,风平波静,水面如摇曳的一块白绢。“波静如横练”,既有“平”的形感,又有“白”的色感,更有“软”的质感,这是作者置身的近景。“隔秋烟”的朦胧与“横练”的明晰形成一重对照,“人语”与“波静”又形成一重对照,从而使短短的两句景语中,蕴涵了丰富的诗情画意。

  “入手风光莫流转”,语本杜甫《曲江》的诗句:“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流转”即迁延变化之意。这是诗人面对湖上美景的感想,何况此时他的小船已经穿过了“秋烟”,同采菱的姑娘们打了照面。后者对他投以嫣然一笑,更足令诗人销魂。“共留连”是巧妙的斡旋,它既是对“入手风光”感想的延续,又是作者相逢画船的实情写照。江南水乡风物明媚,人情旖旎,诗人陶醉其间是可以想象的。

  岂料结尾笔锋陡然一转,悲从中生。诗人借用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的名句,引出了自己油然而生的慨叹:“问何日是归年”。“何日是归年”是杜甫《绝句二首》中的成句,可见这种乡愁在诗人心底中蓄藏已非一日。从客方的美景中意识到“终非吾土”,从极度的快意中涌现出归期杳渺的惆怅,就特别令人悲怆。这种大起大落的手笔,具有动魄惊心的效果。

  《平湖乐》(即《小桃红》)格多律句,故清人朱彝尊《词综》即将此曲收入为词。由宋词一路衍化而来的那部分曲,确曾存在亦词亦曲、“词以文(而)言,曲以声(而)言”(刘熙载《艺概》)的一体二名的情形。但混淆的产生,主要还是缘于早期文人以词笔为散曲的创作倾向。该篇末句“问”为衬字,可知作者是将它认同为曲的。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王恽介绍和王恽诗词大全

诗人:王恽

元卫州汲县人,字仲谋。世祖中统元年为左丞姚枢征,为详议官。至京师,上书论时政,擢中书省详定官。累迁为中书省左右司都事。在任治钱谷,擢材能,议典礼,考制度,为同僚所服。至元五年,建御史台,首拜监察御史。......
复制作者 王恽
猜您喜欢

摘茶八首 其四

形式:

日暖气初敛,抽芽畏春霖。蒸焙贵当时,活火候晴岑。 睡足与禅足,一杯松风吟。傥家安足识,相对维白云。 宁可作苍头,不慕王侯珍。绝色当谁辨,素涛兼玉尘。 予意岂在兹,七盌无馀心。一日两三回,振枯散遐襟。 此味播九区,陆羽非知音。

复制 释函是 《摘茶八首 其四》

摘茶八首 其五

形式:

昨日采新笋,上上蠃峰巅。报道蝉翼肥,今年胜往年。 当暑庶有赖,不学黄山仙。住山先种茶,次乃言耕田。 耕田百日功,种茶期三年。饥渴不切身,身泰心悠然。 客至粟一盂,烹葵当割鲜。继以惊雷荚,带露和春烟。 岂秖六不羡,还待日高眠。

复制 释函是 《摘茶八首 其五》
类型:

摘茶八首 其六

形式:

瑞草产高山,乃不受灌溉。鲜妍漭沆间,何曾别天地。 遇浊混不齐,清中煞有味。自洁涤人烦,于物匪无利。 寘之邦国上,难与邾莒比。时或逢高人,大瓢聊以试。 白云浮太虚,骤雨松声细。岂必登蓬莱,只在玉泉寺。 我也沾馀沥,释然薄兰芷。

复制 释函是 《摘茶八首 其六》

摘茶八首 其七

形式:

茗能祛肉毒,又能解宿酲。肉毒中身浅,中心当奚平。 举世皆醉人,谁为沃寒清。我无此二疾,携瓶趁早春。 出山云作沫,拂水暖猋轻。岂直扶颜色,将以濯馀生。 武夷栽自昔,至今空知名。不可献天子,萱带徒自荣。 当时苏学士,极口羡甘馨。

复制 释函是 《摘茶八首 其七》

摘茶八首 其八

形式:

酌水贵知源,须是石头城。缥色入磁盌,水蔎难为名。 善饮不得味,谁闻月涧声。冷煖何关舌,云外获其真。 能仁当自别,祇有蔡先生。

复制 释函是 《摘茶八首 其八》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