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思归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入春才刚刚七日,离开家已经有两年了。
归家的日期落在春回大地北飞的雁群之后,但是想回家的念头却在春花开放以前就有了。

注释
人日:古代相传农历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
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
入春才七日:即人日。把春节当成春天开始,故言“入春”。
落:居,落在.....后。
思:思归。传说鸿雁正月从南方返回北方。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是一首思乡诗。

  诗的一开头,即以工整的对仗交代了时令及离家的时日。开头二句,诗人淡淡地说出一个事实:“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笔调平淡,似乎不带什么感情,然而低吟之际,就会感觉到一股苦涩的思乡之情弥漫在字里行间。“入春才七日”好像诗人在核对一个事实:今天是正月初七,是新年的第七天。然而一个“才”字,则透露出诗人的满腹心事。

  诗人正在屈指计日,在作者的主观感受中新年已过去很久了,但是仔细一算,诗人只能不禁失望地说:原来入春才七天呀!——表现出作者对时间缓慢的感慨。“离家已两年”一句也说得平平淡淡,好像不带什么感情,但是将“入春才七日”与“离家已两年”连在一起吟诵细品,可以感觉到一股无可奈何的怅惘之情弥漫在字里行间。

  诗人在客居生活中过了“春节”,进入了第二年。到了“人日”,入春不过才七天,不能算长。但从旧年到新春,已经跨了两个年头,因而可以说“离家已二年”。“二年”既是客观事实,又是主观感受。将“才七日”和“已二年”作了一个对比,短短的七日已让人难以忍受,离乡两年的岁月又是怎么样熬过去的呢!这两句平淡质朴的诗句中表现出诗人度日如年的心情。

  后二句说春花未萌发之时,思归之念已经发动。传说鸿雁在正月里从南方飞回北方,因此在后两句中作者借这个传说来抒写自己思归急切的心情。在这个春天到来之前,他就盘算着回乡了,即“思发在花前”;可是现在新的一个春天已到来,眼看着春草将绿,春花将开,成队的鸿雁从头顶掠过,飞回北方,诗人却无法归去,所以说“人归落雁后”。这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归落在雁后、思生于花前对比。

  诗人清醒地估计到,不可能很快回去,但只愿落在春来即行想自然贴切;早已计算归期的思想活动,也极为生动感人。寥寥十字,仿佛能使我们看到诗人翘首北望归雁、屈指计算归期的生动形象;使我北归的大雁之后,不肯把时间设想得再晚一些了,由此可见思归之心切。这两句写得极妙。借用春雁北归之说,抒发极想回归之情,自是联们感到他不能与雁同归的遗憾,及极欲早归的焦急心情。一片深沉的乡思之情,就这样形象而委婉地表达出来了。

  这首五言小诗写出了远在他乡的游子在新春佳节时刻渴望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普遍心理,诗人即景生情,以平实自然、精巧委婉的语言,表达出他深刻细腻的情感体验,把思归盼归之情融入到九曲柔肠之中,景中寓情,情中带景,情景交融。并运用了对比映衬手法,叙述中有对比,含蓄宛转地表达了作者急切的思归之情,而且作者将“归”与“思”分别放在两个相对照的句子中,与题目遥相呼应,别具特色。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只知道是薛聘陈时在江南作。薛道衡在隋初作过聘陈内史,此诗可能作于这时。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入春已经七天了,离开家已经有两年了。回家的日子要落在春回大地北飞的雁群之后了,但是想回家的念头却在春花开放以前就有了。

注释

人日:古代相传农历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 入春才七日:即人日。把春节当成春天开始,故言「入春」。 落:居,落在……后。 思:思归。传说鸿雁正月从南方返回北方。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人日思归》是南北朝诗人薛道衡的诗。作者以平实自然的语言道出度日如年的心情,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却又身不由己的苦恼。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薛道衡介绍和薛道衡诗词大全

诗人:薛道衡

薛道衡, 字玄卿,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县)人。隋朝大臣,著名诗人。 六岁而孤,专精好学。历仕北齐、北周。隋朝建立后,任内史侍郎,加开府仪同三司。隋炀帝时,出为番州刺史,改任司隶大夫。大业五年,逼令自尽,......
复制作者 薛道衡
猜您喜欢

岁暮送郑知事之蜀二首 其一

形式:

暂尔归仍去,征衣未拭尘。蚕丛行候火,猿峡过沾巾。 禄薄奴从懒,官闲吏苦贫。西风吹短鬓,又逐岁华新。

复制 曹学佺 《岁暮送郑知事之蜀二首 其一》

夔府竹府词四首

形式:

沿江坎上即田畴,满店烧春酒气浮。 峨眉五月雪消水,刚让侬家割麦秋。

复制 曹学佺 《夔府竹府词四首》

谢公墩

形式:

谢公墩上日闲行,四野霜天一倍明。 亭馆已空云物丽,寺门相近夕钟清。 寒山又傍斜阳路,江水终销十月声。 载妓如花不同赏,风流应感古今情。

复制 曹学佺 《谢公墩》

初四日携具西园候夏彝仲令君因谈时事有感(

形式:

新潮何日发吴航,屡听车音到画廊。 阶下瑞蓂重对叶,座间仙令有余香。 借筹无计匡时短,秉烛行游觉夜长。 湖海尚存交谊在,嘤鸣端不负春阳。

复制 曹学佺 《初四日携具西园候夏彝仲令君因谈时事有感(》

安荩卿招集蒋弢仲郑肇中徐兴公诸子送春

形式:

令节那容心赏违,天涯有客喜相依。 似因岁闰迟迟别,不道春光黯黯归。 閤下铃签稀报漏,坐中单袷屡更衣。 漫言白社凋残甚,掩掩榴花杏子肥。

复制 曹学佺 《安荩卿招集蒋弢仲郑肇中徐兴公诸子送春》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