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

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街道上的风光,在纵情赏灯的时候,豪贵家的纱灯笼还未出前,前外的马儿已在嘶吼。我这白发苍苍的平民百姓,没有随从呼前拥后。只有相随作伴的小女,坐在自己的肩头。
花灯满街满市,月光映照衣裘。少年时的赏心乐事,老来却是悲i的感受。来到繁华的沙河塘上,初春稍微有点寒冷气候,看完了灯的游人们,慢慢地朝家中行走。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押平声韵。也是曲牌名。
正月十一日观灯:据周密《武林旧事》载,临安元夕节前常有试灯预赏之事。
巷(xiàng)陌:街道的通称。
纵(zòng)赏:尽情观赏。
笼纱:灯笼,又称纱笼。
白头居士:作者自指。
呵(hē)殿:前呵后殿,指身边随从。
乘肩小女:坐在肩膀上的小女孩。
花满市,月侵衣:谓花灯满街满市,月光映照衣裘。侵:映照。
“少年”句:指作者的爱情悲剧。二十多岁时,姜夔在合肥曾有一位情人,后来分手了,但一直念念不忘,长久不得见,旧事上心头,无限惆怅。
沙河塘:地名,在钱塘(今浙江杭州)南五里。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这首词的上片通过对比手法,反映南宋统治集团贪图享乐、昏聩腐朽和正直志士的清贫孤寂。“巷陌”两句写权贵们观灯的盛大场面。据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元宵”云:“公子王孙,五陵年少,更以纱笼(即灯笼)喝道,将带佳人美女,遍地游赏。”笼纱即纱笼。词人仅以七字概括了这些贵族公子外出观灯的气派,气象华贵,隽永有味,意境高远。正如况周颐所说:“七字写出华贵气象,却淡隽不涉俗。”(《蕙风词话》卷二)其所以达到如此艺术效果,主要是因为词人从侧面着笔,写出一个典型的细节,故能先声夺人,造成一种无形的美感。若从正面落墨,不知要费多少气力,然终不如此句的含蓄有味。“白头”二句,笔势骤转,写自身寂寥落寞,与前两句形成鲜明对照。“纵赏”,表现了权贵们的贪婪恣肆。“未出”与“先嘶”并举,显示权贵们观灯场面的铺张与神态的得意骄矜。“白头”二句,笔势骤转,写自身寂寥落寞,与前两句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晚年贫寒落拓生活的写照,也是当时所有正直志士生平遭际的缩影。这两句正为“笼纱”句反衬:贵家子弟出游,前呼后拥;词人观灯,唯有小女乘肩其冷暖自知,悲欢异趣,固有不同矣。“乘肩小女”,旧有二说。《武林旧事》卷二“元夕”云:“都城自旧岁孟冬驾回,已有乘肩小女鼓吹舞绾者数十队,以供贵邸豪家幕次之玩。”系指歌舞艺人。黄庭坚《山谷内集》卷六《陈留市隐》诗序云:陈留市上有刀镊工,惟一女年七岁,日以刀镊所得钱与女醉饱,则簪花吹长笛,肩女而归。诗有“乘肩娇小女”之句。白石此处当用后一事,借以抒写穷中觅欢。苦中作乐之意,而笔锋也关顾到灯节舞队中的“乘肩小女”。吴文英《玉楼春·京市舞女》有“乘肩争看小腰身”之句,与《武林旧事》所记的“乘肩小女”舞队,同叙南宋临安灯节风光。此句中以“随”字暗射“呵殿”,这与晋代阮咸,当七月七日循俗晒衣,同族富家皆纱罗锦绮,阮咸独以竹竿挂大布犊鼻裈,云“未能免俗,聊复尔耳”,同一机杼,有异曲同工之妙,不惟解嘲,亦含激愤。

  下片写身世悲感。先承上片写元宵灯市的繁华,以“花满市”三字总括。接着以“月侵衣”三字补述花好月圆的良辰,并带出“老来悲”的哀叹。“少年”句则是哀情乃是冷笔。以乐景写哀,则倍增其哀,以冷笔处理热情,其冷情心境固已自明矣。细细涵泳,这几句确实是动人的。这里所悲的“情事”没有点明,可能是壮志未酬的惆怅,也可能是婚姻爱情上的遗憾。结尾二句写夜深灯散,春寒袭人,游人逐渐归去,表现了词人在沙河塘上目送游人缓缓而归,顿生孤寒寂寥之感。这里的沙河塘,即首句“巷陌”的具体化查明具体地点;两个结句,也是与起首二句前后呼应的。来时巷陌马嘶,何其热闹;去时游人缓归,又何其冷清。这与李清照写元宵佳节的《永遇乐》“不如同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实有一种相同的说不出的痛。两相对照,视柳永的“随分良聚,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迎新春》),又是何种不同的心情。不过,相比于李清照词的凄凉、冷寂,柳永词的欢欣鼓舞,白石词更能化实为虚,空灵含蕴,所谓无限感慨,都在虚处。

  ”此词题作“正月十一日观灯”,乃写灯节前的预赏。但此词的主旨不在于描绘灯节的繁华热闹景象和叙写节日的愉悦心情,而在于抒写飘泊江湖的身世之感和情人难觅的相思之情。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庆元三年(1197年)正月,当时词人已四十三岁,移家临安,依附于张鉴门下。姜夔在杭州见满市花灯,当空皓月,回忆起少年时元夕同游之乐事,而今情事已非,反成老来之悲,于是写下此词。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姜夔介绍和姜夔诗词大全

诗人:姜夔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
复制作者 姜夔
猜您喜欢

稚子子兰歌吊番禺君也

形式:

月离于箕风扬沙,月离于毕雨滂沲。星有好风有好雨,嗟尔明月可柰何。 抚灵均之遗曲,发浩浩之长歌。岂无椒浆与桂酒,庭前草生萧艾多。 君不闻稚子子兰方得意,三闾大夫沉汨罗。怀王入秦竟作幽忧死,不睹郑袖双青蛾。 读书千载有馀愤,恨无匣中龙泉与太阿。朝朝暮暮阳台下,江水东流空逝波。

复制 黄玠 《稚子子兰歌吊番禺君也》

浴兰之歌叹往事也

形式:

浴兰汤兮沐芳,思美人兮沅湘。今日兮何日,搴萧艾兮满堂。 云之皋兮梦之渚,天沉阴兮又夜雨。谓子都兮仳倠,曰离娄兮蒙瞽。 珠有颣兮玉有瑕,心悦君兮可柰何。忠不察兮志不雠,终自怼兮沉汨罗。 遗菰兮投黍,灵歌兮鬼舞。驾飞軨兮龙蹻,倚惆怅兮延伫。

复制 黄玠 《浴兰之歌叹往事也》

蛇蟠石歌为濮乐闲司令作

形式:

吾闻万物之精上浮为列星,天星之精堕地或为石。 异哉此石似蛇蟠,其故要非人所测。我疑芒砀赤帝子,披剑斫地白蛇死。 老妪夜哭天不闻,群小连蜷化为此。又疑愚公移山时,此物欲与山俱飞。 苍黄不及蜕皮骨,操蛇之神手脱遣。年多物变形质在,岂有毒心犹未改。 睨之非蚺亦非巴,雪色正类蕲州花。徂徕小松叶如发,一龙五蛇相纽结。 咫尺常疑雷雨来,寻常颇耐冰霜冽。醉李主人初得之,举杯弹琴咏新诗。 便能雅拜亦不俗,未可遂笑元章痴。

复制 黄玠 《蛇蟠石歌为濮乐闲司令作》

王维辋川剑石叶石林作精舍置之弁山下今为沈玉泉所得醉后求见因赋此

形式:

有石有石美如铸,拂拭锋棱气犹怒。何人鼓橐动雷风,剥削泥沙山骨露。 昔年曾看辋川图,此物题诗采菱渡。桃花源里有人家,杏树坛边见渔父。 开元宰相太平日,爱是园池赏心具。销沉紫气斗牛间,流落东西几朝暮。 石林使君先得之,万里相携若奇遇。即今好事属君家,翠竹疏花倚阑处。 吴鸿无人扈稽死,纵是有灵飞不去。嗟我安得力士赑屃如庚辰,一看公孙大娘浑脱舞。

复制 黄玠 《王维辋川剑石叶石林作精舍置之弁山下今为沈玉泉所得醉后求见因赋此》

与黄南窗陈直卿吴江长桥晚望

形式:

倚阑枫落吴江暮,地坼天倾百川注。飞梁千尺虹影垂,人生南北多岐路。 古来吴越争为家,句践未足轻夫差。鸟喙不可同富贵,范蠡亦乘浮海槎。 五湖水落三江口,西施却入鸱夷手。我有此志非此时,且对长桥一杯酒。 始疑苍龙蜕脊骨,三十六鳞次第脱,渴欲饮川川不竭。 又似明月相离连,上弦下弦空影圆,行舟如梭月心穿。 雄藩千翼来飞泛,日看水兵教水战。能诗忽忆谢玄晖,解道澄江净如练。

复制 黄玠 《与黄南窗陈直卿吴江长桥晚望》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