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二卷 · 梁惠王下 · 第十一节

孟子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我后,后来其苏。’
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齐国攻打燕国并占领了燕国。众诸侯正谋划救助燕国。齐宣王问:“诸侯中不少人正谋划攻打我(齐国),怎么办呢?” 孟子回答说:“我听说有以七十里的地盘统一天下的,商汤就是这样,但没听说有上千里的土地还惧怕别的国家。《尚书》中说:‘商汤最初征讨,是从葛国开始的。’天下人都信任他。向东方征讨,西方的部族就埋怨;向南方征讨,北方的部族就埋怨,说:‘为什么把解放我们摆在后面呢?’老百姓盼望他来,就像大旱时盼望云彩。商人能继续做生意,耕田者也没被扰动。诛讨不义的君王而安抚老百姓,就像及时雨从天而降,老百姓非常喜欢。《尚书》里说:‘等待我们的君王,他来了我们才得解放!’而今燕王残害他的老百姓,大王您去征讨他,老百姓认为您将拯救他们出水深火热的困境,所以用饭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迎接您的军队。如果您杀死他们的壮年人,拘禁他们的年轻人,毁坏燕国的宗庙,拉走他们的宝器,这样做的话怎么可以呢?天下本来就畏惧齐国的强大,现在疆域增加了一倍又不实行仁政,这就等于让天下处于战争状态。大王应该赶快发布命令,送还他们的老人孩子,不要运走他们的宝器,与燕国的民众商量,为他们设立新君然后撤离,那么,还是可以及时制止各国兴兵的。”

注释

一征:即“始征”,初次出战。葛:古国名,在今河南宁陵。 面:向,作动词用。夷、狄:距王朝较远的部族,包括在所谓“四海”或“天下”之中。 徯(xī):等待。后:君。苏:更生,重新得到生命。 系累:捆绑,拘囚。 固:本来。倍地:齐国如果吞并燕国,就增加了一倍的土地。 反:同“返”,遣返。旄(mào):通“耄”,指老人。倪:幼儿,指小孩。止:停止,不移动。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孟子介绍和孟子诗词大全

诗人: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
复制作者 孟子
猜您喜欢

鹧鸪天

形式:

不得目睹盛事,姑咏所闻万一而已 霜压天街不动尘。千官环珮贺成禋。三竿阊阖楼边日,五色蓬莱顶上云。 随步辇,卷香裀。六宫红粉倍添春。乐章近与中声合,一片仙韶特地新。

复制 晁端礼 《鹧鸪天》

鹧鸪天

形式:

数骑飞尘入凤城。朔方诸部奏河清。圜扉木索频年静,大晟箫韶九奏成。 流协气,溢欢声。更将何事卜升平。天颜不禁都人看,许近黄金辇路行。

复制 晁端礼 《鹧鸪天》

诉衷情

形式:

金盆水冷又重煨。不肯傍妆台。从教髻鬟松慢,斜亸卷云钗。 莲步稳,黛眉开。后园回。手挼柳带,鬓插梅梢,探得春来。

复制 晁端礼 《诉衷情》

一斛珠

形式:

伤春怀抱。清明过后莺声老。劝君莫向愁人道。又被香轮,碾破青青草。 夜来风雨连清晓。秋千院落无人到。梦回酒醒愁多少。犹赖春寒,未放花开了。

复制 晁端礼 《一斛珠》

鹧鸪天

形式:

红紫飘零绿满城。春风于此独留情。谁将十幅吴绫被,扑向熏笼一夜明。 风不定,雨初晴。晓来苔上拾残英。连教贮向鸳鸯枕,犹有余香入梦清。

复制 晁端礼 《鹧鸪天》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