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十一卷 · 告子上 · 第十五节

孟子
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
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
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
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公都子问道:“同样是人,有人是君子,有人是小人,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从心志上用功夫的,就是君子;从耳目一类的小体上用功夫的,就是小人。” 公都子又问:“同样是人,有人从心志上用功夫,有人从耳目一类的小体上用功夫,这又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耳朵、眼睛这类器官不会思考,所以被外物所蒙蔽。耳朵、眼睛也只不过是物,它们与外物接触,只能起到引导的作用。心的功能在于思考,思考了就会有所得,不思考就一无所获。这是上天赐予我们人类的。所以,先把心志这一大的方面树立起来,那么,那些次要的方面就不能侵夺它了。这样就成为君子了。”

注释

钧:通“均”,同样。 大体:指心。小体:指耳、目等感官。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孟子介绍和孟子诗词大全

诗人: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
复制作者 孟子
猜您喜欢

雁池作

形式:

包家门外柳垂垂,摇荡春风满雁池。 为是城中最佳处,每经过此立多时。

复制 翁卷 《雁池作》

白纻词

形式:

翩翩长袖光闪银,绣罗帐密流香尘。 歌分四时舞一色,渌觞传处驰金轮。 急竹繁丝互催逼,吴娘娇浓玉无力。 呵星唤月留夜长,十二围屏暖山色。

复制 翁卷 《白纻词》

呈余伯皋

形式:

木犀香残菊花拆,多少秋风吹陇陌。 我行欲遍江西州,最后方作筠阳客。 筠阳之州水中隔,古来称是神仙宅。 今君住此将二年,应识神仙李八伯。

复制 翁卷 《呈余伯皋》

中秋步月

形式:

幽兴苦相引,水边行复行。 不知今夜月,曾动几人情。 光逼流萤断,寒侵宿鸟惊。 欲归犹未忍,清露滴三更。

复制 翁卷 《中秋步月》

寄葛天民

形式:

常日已清癯,那兼疾未除。 传来五字好,吟了半年馀。 铁柱仙人观,梅花处士庐。 江湖正相隔,岁晚更愁予。

复制 翁卷 《寄葛天民》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校园文学诗词